[]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茶会计人文正文
 

柴谷香:会计人生见证时代变迁

来源:宁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05-16  作者:小乔   编辑:accliu

阅读:4947  打印   RSS 字号:||

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他做人规规矩矩,他工作兢兢业业;他耕耘宁海的会计行业30多年,他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柴谷香。

出身书香门第

66岁的柴谷香出生在县城一个清朝院落——柴家道地。这个道地里家训严格、崇尚翰墨,走出了著名工艺美术家柴扉,画家柴时道,特级教师柴盛楣……

柴谷香说,他上学时琴棋书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学习成绩更是不错,连续3年担任校大队长。他曾想过自己长大后的职业:像父亲柴时道一样去教书育人,或干脆做一名画家,但就是没想过做一名会计。然而,命运却让他的一生和算盘、计算器、账本结上了缘。

1961年柴谷香从宁海中学高中毕业,1964年作为我县第一批下乡知青到前横外山村。天天下田劳动,闻着自己亲手种出的稻谷,他突发奇想:将长辈为他起的名字“柴国襄”改成了柴谷香。1966年,由于在农村表现出色,柴谷香招工进入力洋供销社做营业员,不久调入财务组学做会计。

“那时的商业会计比较简单,主要是“增减计账法”,税制单一,就缴一个营业税。再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大家不断闹革命,和所有的工作一样,会计似乎也不太被重视。”柴谷香回忆道。

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

1977年,柴谷香调入宁海县百货公司财务股,第二年担任公司总会计和财务股长。当时的百货公司是县商业系统里最大的,下辖批发部、布店、百货商店3个部门,有职工100多人,销售额有1000多万元,而财务股仅4名工作人员,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指导下,商业系统也开始对原有体制进行初步改革。身为财务股长的柴谷香深感自己的不足,在工作之余毅然报名参加了北京社会函授大学和北京经济函授大学的学习。作为县珠算协会副秘书长的他,在给自己充电的同时,不忘推广珠算和组织会计业务知识学习,带出了一大批学生和徒弟。自1983年开始,他连续数年被评为县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市商业系统会计技术能手,省珠算协会先进工作者等。

上世纪80年代末,柴谷香在做财务账时发现,企业职工的工资逐步实现与企业的效益——税、利挂钩,而“工资基金”透明度不高,并不能充分体现工效挂钩的原则。经过思考后,他写下了《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后如何加强工资基金核算》一文,提出了合理的观点和算法。

从1984年开始,柴谷香写下了一系列论文在《浙江会计》《宁波会计》等刊物上发表,对改革开放初期的财务体制进行了一些探索。

推行会计电算化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体制的变化,会计本身也经历着一个渐进式的改革历程。随着市场化经济的深入,百货公司推行承包责任制,为此,柴谷香以他独到的眼光提出成立“企业内部银行”,并与商业系统同仁一起编写了一部《商业企业内部银行综述》一书。实践证明,企业内部银行好处多多,如密切银企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优化会计核算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等,一句话,融通了资金,节约了利息。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1 2 下一页
【已有0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会计人生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