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一路走来二十年、痴情未改赖有缘――会计从业二十年散记[连载五](3)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发布时间:2009-09-03  作者:汪伦   编辑:cljmy

阅读:2816  打印   RSS 字号:||

记得当年一位学生假期调查回来给我报告上说,他调查了他们村,认为那个村长是“毫不为人,专门利己”,然后又说,自己完全可以今后去在村民委员会相关法律实施的情况下跟他竞争村长岗位,他说他一定要当上村长,我离开太湖时,他才不到十七岁,后来给我来信,十八岁的时候他一定参选,我佩服这孩子的精神,也许这孩子的这种理念是我在太湖看到的一个闪光点。最近几年,可能是由于通讯发达了,我在太湖的那些学生中有不少联系上了我,据了解,他们中很多在县里或乡镇工作,而且不少工作成绩还很不错的,我很欣慰啊。1998年夏天我回大学的时候,拿到了一张三等功的证书,尽管我知道这可能只是对我辛苦两年的精神奖励,但我想,这份证书的后面的受益者可能会包括我在那里教过的学生吧,进一步想,一种努力,即使不是当前,但总会有见效果的时候,穷则思变,可能关键是要解开“穷源于心”的这个心结吧,得靠理解、尊重、爱护和必要的导引来解开,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很多外在的东西如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关系的处理等技巧并非只是错过就找不回来的。不妨反思一下,人们心中的那种认识的惯性和失败的情绪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相关的效果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在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等都相当的情况下,可能心态决定了一切。

那么,在这里我们还想就此把思维发散一下、联想一下,我们会计人的心态也是属于某种看不见的“空间”上的领域啊,“穷源于心”的心态估计对我们自己在专业领域里的进取乃至我们自己行为意识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吧。要解开这种心结,首先可能是要扪心自问,我自己能够从不相信自己和不相信环境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吗,你说这是穷开心也好,是盲目自信也好,但现实必将是:我们何时以阳光心态来面对这个领域,我们何时才能对自己有所超越,从而才有可能在专业方面有所超越;其次是对自己和自己这个职业以恰当的定位,古人说,取法乎上、始得其中,取法乎下,只得其下,就是说的目标定位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可能是会做账、能把报表编制出来并能够应付工商、税务、银行等,这些的确是基础性的和事务性的内容和目标,但如果仅限于此的话,我们做的那些具体的事务性的东西也未必有高的质量,“与时俱进”的会计素质的提高可能一时之间就难以达到,从而变成落后了,所以,我们可能还要去思考和尝试性的实践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科学性,以及思考财务为投资和融资一类的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第三是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得有某种规划,这些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大约就是实践了。

作为一个会计人,我们的职业不是孤立的,我们是在一个环境下工作的,这个环境中有表面的东西也有潜在的东西,这需要我们去经历它、认识它、理解它,并且籍此来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然后,再考虑去从这些方案中进行必要的选择。如果说,我们能够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些什么真正称得上是经验性东西的话,那么,在环境育人和育己的方面大约是可以归纳出三点的。第一是选择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环境的挑战,第二是选择坚持的信念去实施自己的职业选择,第三是在对环境本质和环境发展趋势的认识中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我们也许知道,造假和被动应付的职业态度不是这个行业内职业行为的主流,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两年来,我加入了中国会计视野成为会员,我知道,网站的会员们中间真正是高手如云的,从无数个帖子中我能够感觉出现代会计人敏捷的思维和不断与时俱进的朝气,很多职业技术性的帖子我都下载了认真拜读了,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但客观的说,我也从众多的有关职业选择、职业态度方面的帖子中感觉到我们这个行业中的人们在目前这急遽变化了的时代下的“焦虑”的情绪,以及对待职业的态度上表现出的太过现实性的一面。从某些论坛看出,当出现了某个发牢骚、谈报酬的、讲环境差的帖子的时候,跟帖人通常很多,而且,能够之在很短时间内把问题放大了很多倍,所谓情随事迁,每每见到这样的状况,连我自己也往往感觉心情不好,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的感染力吧。在多次看到这样的状况之后,我的一个心理反映就是:作茧自缚式的时尚追求和沉重心态导致了我们心理的失衡和急于求成的行为,我们共同存在于的这个环境缺少了某种似乎可以称为“正气”或“大气”的东西。在我们当前的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能已经把人们精神建设方面的速度远远甩在了后面,导致我们现如今的人们开始感觉到茫然和无助,面对人为给炒作起来的高的消费和开支,以及那些不切实际的所谓与时俱进的时尚,我们原本平静的心态被打破了,出现了失衡状况。我们的比较不再是以纵向的与自己专业知识和执业素质为标准的,而是在以赚钱多少或条件如何或环境如何或消费水平如何等横向性的标准来进行比较了,这样的比较会越比较心越烦,最后导致痛恨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岗位……如此陷入恶性循环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其实啊,对于环境的认识,最终还是靠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来进行调整的。当然,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政府和社会能够在构建新的经济格局中的精神世界方面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媒体得在不切实际的领域里肆意夸大、推波助澜行为方面收敛一些了。求求你们了。不要再毁了我们对于行业和职业仅存的那点情感了。

上一页 1 2 3
更多关于 会计人 职场故事 的新闻 关于 会计人 职场故事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