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CFO,曹国伟还当起了“救火队员”。2004年,新浪的网络广告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6月,身为CFO的曹国伟“临危受命”,兼任公司的O去负责管理公司最为核心的广告销售和网站运营。
“当时接掌网络销售的确需要相当的勇气。”曹国伟谈起当年的情景,依然有些后怕,深谙媒体之道的他深知,一个媒体的广告增长势头一旦出现下滑,短时间内很难扭转,但是作为新浪的核心业务,公司在网络广告上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不过新闻媒体的学习和从业经历给了他信心,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只“烫手山芋”。到任之后,他调整内部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撤换了相当一部分负责人,当时给人的印象异常强势。在短短六个月之内,曹国伟在新浪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销售队伍和一个功能强大的销售系统。
2005年,新浪广告增长率实现三年来首次超过主要对手搜狐。而在这期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无线增值业务行业遭遇重创,曹国伟领导的网络广告业务适时冲出,成了新浪收入的新引擎。
设计“毒丸”狙击盛大
在盛大突袭之后的第四天晚上,抛出了一份“股东购股权计划”
担任CFO期间,除了主持两次并购之外,曹国伟还成功化解了盛大入主新浪的计划。曾有投资银行业人士称双方的交战令人“惊心动魄”,而曹国伟自己也感觉那件事“确实很刺激”。
“虽然挺突然,但也不觉得奇怪,以当时的股价,他进入是正常的。”事情发生时,曹国伟原本正陪着家人在澳洲度假,突然在南半球接到了陈天桥的电话,当时除了觉得这事情比较正常外,也没别的感觉。
曹国伟分析,对新浪来说,盛大的出现有些意外,但对于盛大来说,此举也肯定属于临时出手,因为此时纳斯达克刚刚出现对中国概念股非常不利的消息,新浪股价一路下滑,出现了大量的抛售,陈天桥也才有机会大量接盘,若非如此,他不可能买到那么多。
不过,“不觉得奇怪”不等于“不做出反击”。得到消息之后,曹国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远在巴黎的汪延一起召集了董事会,并迅速地聘请了世界上一流的投资银行及法律顾问,并在盛大突袭之后的第四天晚上10点,抛出了一份“股东购股权计划”(俗称“毒丸计划”)。
这份计划规定,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0.5%的新浪股票,一旦超过,其他股东将有权半价增持公司股票。此举无异于彻底扼杀盛大增持股票的机会,而陈天桥手中持有的近两成的股份,并不能撼动新浪现有管理层的地位。
“毒丸”计划成功压制了陈天桥的野心,而亲手炮制这一“毒丸”的,正是曹国伟。
可以说,新浪CFO的经历,不仅为曹国伟赢得了“鹰派CFO”的称号,也促使他最终实现了CFO到CEO这一“超前转身”。
从CFO到CEO
在“新浪媒体方面拥有最高履历”,对网媒发展趋势判断更加准确
2006年5月,曹国伟从汪延手中接过了新浪CEO的权杖。当时业界声音不一,更多人在观望:曹国伟能否逃出新浪CEO连任难超两年的“魔咒”?
股权过于分散的弊端,除了上面提到的错失新业务增长机遇,还导致了新浪的CEO走马灯似的换,理由无非都是一样的,“业绩不佳。”
据称,汪延在2003年5月出任新浪首席执行长、董事兼总裁时,业内曾戏称“一个干活的,八个看报表的”。曹国伟该如何面对呢?在担任新浪CEO之初,曹国伟坦陈,自己只是延续者,不是来改革的,确实如此,对于外界而言,几年来,新浪还是那个新浪,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在新闻方面开疆拓土,尤其是2008年的“奥运报道”,无疑是曹国伟担任CEO之后的一场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