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精制”广盐(2)

来源:首席财务官   发布时间:2010-02-10  作者:叶龙招   编辑:zlcx

阅读:2208  打印   RSS 字号:||
  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效益分析,广东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盐田生产,发改委也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目前广东已建有四大国有盐场,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显然不可能马上废弃。陈飞华坦言,“对生产上,我们是不支持盐场继续发展的,更多的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同时生产部分特需盐产品。在发展战略上是逐步转移转产,对不适宜继续生产的盐田,进行土地开发,盘活资产,如电白盐场,将盐田转为工业产业园的开发,将盐民安置转行。”这是对广东省整个盐业结构的一场改革,广东生产大众化的普通海盐将逐步成为历史。

要在未来的市场中站稳脚,广盐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依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东没有可供经济开发的盐矿资源,未来要与拥有盐矿资源的企业进行竞争必定有相当大的难度。当然,广东盐业经过盐业体制政企分开试点的洗礼,这几年也依托市场建立起了一批网络。陈飞华透露,广东盐业正在向外省上游盐矿延伸,准备收购控制资源,在下游也参与盐化工的建设,试图从一个单纯的销售盐公司,转变成一个控制上游、强化中游、渗透下游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强力转型

中国制盐历史悠久,是世界第二产盐大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自1996年国务院为了保障食盐加碘而颁布《食盐专营办法》这一行政法规以来,僵化的计划管理方式和市场垄断已使制盐行业变成一潭死水,机制不活、区域分割、管理观念落后等弊端早已凸现。

陈飞华加入广盐之初,广盐的财务管理基础非常薄弱。“全系统330多个财务人员,本科毕业的只有五个人,大部分是职工子女,很多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就上岗担任骨干了。集团里95%以上的企业还依靠手工记账,编制一份简单的汇总表常常要花两个多月时间,而且差错很多。”此时广盐又面临政企分开的改革,亟需提高财务的信息反应速度和透明度。

可以想像,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土壤里面来推进财务信息化所要遇到的困难。

最终,广盐在斥资500万元对全体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后,只录用了统考后的成绩合格者。“有时看到老财务离开,我真说不清改革是对还是错,好在大部分年轻的财务人员在重压下挺过来了。快捷的报表合成,简化了的工作量,使他们很快就成为信息化的推动者。”陈飞华也承认,在这个过程中,他许多想法的实施都遇到很大的阻力。

而要想使得财务信息化改革真正全面运行,还要过集团子公司的关。对于子公司的领导来说,谁也不希望财务信息变得透明化,最关键的是,谁也不愿拱手把自己集中起来的资金让集团抽走,去支持其他亏损的企业。

对此,陈飞华表示也曾经很苦恼。所幸的是,经过精密研究,很快便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包括通过集中授信、集中还贷、与工商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等。与此同时,广盐还配套出台了一批有助于集团资金管理的激励制度,比如规定下属企业在结算中心的贷款按同期银行利息的一半计算,存款利息高于一倍计算,且所有权不变。虽然大多时候是用行政的方法强力推行,但就整体效果而言,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盐业公司一年的营业额也就20亿元左右,如果分散开来,一个银行只可能是开几千万元的户,只能算是银行的一个普通客户,如今统一以后,就可以享受贵宾的待遇了。现在下面的人要用的钱,只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在系统上提出来,当天便可以到账。”提到资金管理系统建立后带来的好处,陈飞华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各个企业都得到了好处,一年结算下来,节约了1000多万元的利息,反对的声音也没有了。”

“不能把体制改革看成是灵丹妙药,仿佛一改就灵。同样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怎样去基于现实,一步步优化和提高现有的业务和财务的管理水平。”陈飞华的务实之道值得诸多体制依然僵化的机构深思。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广盐 的新闻 关于 广盐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