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很反感被人称作“富二代”,但父亲的1家房产公司,自己的7家中档饭店、1家KTV以及近千万财产都表明了他“富二代”的身份。
年初,小童对父亲说自己至今仍看不懂财务报表,每个月报税时都要找专门的财务人员来填表。父亲对他说:“休息几个月,去北大学会计去。”显然,送子女学会计,已经成为不少第一代创业者的首选理财思路,正所谓“自己创业时,自己当自己的会计,儿女长大后,儿女当自己的会计”。与此同时,与国际接轨的现状也让他们开始信奉西方的财务会计理念。
逼出来的会计师
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1975年出生的徐正宏(化名)当初没有太 多选择。澳门回归后,家族在澳门的外贸企业有机会进一步壮大,父亲希望已经从传媒专业毕业的他能够出国学习会计,以后为企业掌管财政大权。
“独生子的压力就在于,你要成为全才,才能对家族产业有所帮助。”徐正宏顺从地去了英国学习会计,学成归来后在澳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间,他从查账员做到税务经理。
父亲欣喜于儿子的听话,却忽略了其梦想的转变。“我爱上了会计工作,以前一心想成为新闻工作者,后来想建立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徐正宏的发展方向明显与父亲的期待相左。于是,在徐正宏创业初期,父亲切断了对他的资金供给,希望他知难而退,转而帮助自己。
但凭借自己积累的人脉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徐正宏磕磕绊绊地于2006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父亲不善交际,客户永远是那几个。事务所的成立对父亲是一种震动,他也开始注重与政府、媒体的关系。”徐正宏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说。
看到儿子的事业有所成就,父亲开始感到欣慰,也不再要求儿子回来帮助自己。倒是徐正宏慢慢有所动摇,因为父亲的外贸生意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直没能走出低谷。
“所谓的家族产业难道就在我这儿断了吗?”每次看到父亲憔悴的面容和日渐增多的白发,徐正宏便这样问自己。最终,徐正宏认定,作为独子,他不能愧对祖辈的家业,他要回去接父亲的班。
“今年我打算将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卖出去,回去做父亲的财务总监,或许我可以说服父亲收购我的事务所。”徐正宏苦笑着说。
用财务能力反哺“富一代”
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或许不会预料到,创业27年后,幼女蔡加怡会放出豪言:为父亲赚回金融危机中缩水的47亿港元。
尽管蔡加怡的口气有些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蔡志明当初播下的种子,已经收获了果实。
2000年,送蔡加怡到美国波士顿大学学习会计理学,就是蔡志明的决定。彼时,发家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营企业家们,多多少少开始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接班人如果精通财务,将对家族事业有着重大的帮助。
3年制会计理学本科毕业后,蔡加怡正式加入父亲的旭日集团,同时在香港理工大学攻读企业融资硕士学位。2005年4月,蔡志明入股康健国际,蔡加怡出任该企业融资部总监,次年初升任为执行董事兼主席。
随后,香港股市气氛炙热,不少年轻人都转为全职炒股,蔡加怡对此却不以为然。原来,蔡加怡在波士顿大学学习会计理学时就曾玩过股票,损失惨重。这让她日后在面对股市的疯狂时十分冷静,理财也更加谨慎。
对于毕业于会计、融资专业的蔡加怡而言,要挑选出基本面良好的股票并无多大难度。她喜欢投资大型银行股,现在手上就持有多只股票,包括2006年上市的工商银行等。
如今,蔡加怡每月将2/3的收入用作投资低风险的债券及个人储蓄,余下1/3投入高风险的股市,投资对象多是龙头股,策略亦以长线为主。
论投资,父亲蔡志明眼光独到,却也时常感叹幼女能力不亚于自己。蔡加怡在股票市场的得意之作是入股香港体检,该项投资回报达10倍,这也成为蔡加怡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