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在中国股市扮演“打假斗士”角色的夏草(飞草),现在正面临着人生的转折点。他从一名讲师变成了券商的顾问,在丧失了独立性之后,他的打假揭黑行动还能继续吗?

今年初,38岁的夏草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一名讲师,变身为华泰联合证券(上海)研究所的后台财务顾问,工作地点于是也从偏远的上海青埔区,到了繁华的陆家嘴。
自7年前来到上海这家学院起,夏草就一直不间断地撰写了上千篇财务揭黑文章,被媒体誉为“财务侦探”。他曾是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在该中心解散后,他继续单枪匹马战斗,引起了证券市场从监管层到普通投资者的极大关注。2008年,他的人气达到顶峰。
虽说他的“打假”角色使其多年以来支持者甚众,但很少得到过体制内机构或名流的公开驰援。有人说,在中国,财务揭黑这个行当就像是足球场上的禁区,莽撞地充当斗士的结果可能是“犯规”,并极有可能吃到“红牌”。
而在去年年中,一家机构意外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一家猎头公司找到夏草,邀其加盟华泰联合证券的上海公司。华泰联合证券的前身是总部在深圳的联合证券,在华泰证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后,于去年9月更名为华泰联合证券。
夏草的朋友大都建议他原地不动,继续呆在学院。“也只有学校能最大限度容忍他的直性子,他这是在‘骑驴找驴’。”夏草的一位朋友说。
他的朋友其实并不多,仅限于国家会计学院关系较好的几个同事和在财务审计行当志同道合的一些专业人员——会计视野论坛往往是他们的“红娘”。
不过,西南证券研究员王大力就极力鼓励夏草“换个视角看问题”。王大力是夏草在学院的前同事,2008年4月加盟西南证券。“其实最终拿主意的还是夏草自己,他更像是有了答案,来朋友这里寻找顺水推舟的支持。”王大力说。
夏草最后坚定了跳槽的决心,与他对华泰联合证券一位负责人的印象有关——他也对资本市场上的欺诈行为深恶痛绝。“知音难求。”夏草说,“我们一拍即合。”
打假斗士今何在
◎赵瑜纲 《基金黑幕》报告撰写人。他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人员,离开后,先后加盟大通证券和某基金公司,现状况不明。连当年他最亲密的朋友,也早与他失去了联系。
◎蒲少平 银广夏骗局的揭露者。他原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研究员,现为证券投资人。
◎刘姝威 她的一篇600字的内参文章,成为终结蓝田神话的“最后一根稻草”。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当时我就差到他们杂志社门口静坐了”
他时常一边以“能在上海滩这种地方立足,就已经很不错了”的句式来安慰自己,一边内心又对自己有莫大的期望
与其说夏草想尝试新的人生,不如说他是和生活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