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重要力量
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探索推动行业做强做大和国际化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自行业恢复重建以来,我们就将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开展行业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2005年以来,中注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动行业做强做大,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将之作为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国际化发展为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和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提高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执业资质的注册会计师高端人才队伍;建立起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并被认为是新兴经济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典范”;实现审计监管体系与欧盟等效;引导、促进事务所做强做大,向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一批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大型事务所涌现出来;中注协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积极发挥“战略规划、政策协调、国际联络、信息交流”作用,为事务所“走出去”争取政策支持和牵线搭桥。这些成就,为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奠定了人才、技术和组织基础。
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鉴证服务,是企业“走出去”境外融资的必要条件,也是“走出去”企业有效管理境外资产,维护境外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注册会计师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环境分析、兼并重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税务筹划等专业服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加入国际会计网络的资源和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专业支持等。近几年来,中央有关部门进一步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并给予了积极支持。
2007年,在中注协协调推动下,商务部牵头九部委,联合出台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扩大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挥信息引导、国际鉴证、战略咨询等作用,支持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会计、税务、管理咨询等综合性服务。前不久,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海外企业资产管理,并明确要求境外企业应当通过法定程序聘请具有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对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12家大型事务所获得H股审计资格,以香港为桥头堡,开拓国际业务;49家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在香港或其他境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成员机构或联系机构64家;21家事务所加入国际会计网络。他们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上市投融资审计、企业集团境外分支机构延伸审计、管理咨询、税务服务、会计外包、中外准则转换、境外工程承包相关鉴证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中石油等数家大型央企多次聘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到海外项目投资地进行海外资产和财务审计。2009年兖州煤业并购澳洲能源企业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完成信息系统和财务报表的对接,使得并购顺利进行。部分大型内地事务所海外业务收入已经占到事务所业务总收入的15-20%。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的发展离“走出去”企业客户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行业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突破一些瓶颈。比如,部分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事务所品牌叫的还不够响,网络分布还不够全,等等,同时还面临着各国法律制度差异、跨境监管争议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普遍重视,正在积极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