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贤:善用资金杠杆
[职业动态]担任永丰源的财务总监两年多。
[公司动态]文化传统+科技创新的理念,使得永丰源成为了中国陶瓷行业的佼佼者,作为家族传承型的企业,永丰源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厚积薄发过程,起步的艰难、高额的研发投入和初期市场上的磕磕绊绊,终究换来爆发式增长。

[CFO看点]永丰源的陶瓷产品毛利率比较高,所以我们会尽可能利用银行的资金杠杆来进行提前统筹。此外我还会跟银行进行一些“订单融资”,所以在资金管理方面,目前这些方法是可以保障企业资金健康的。
在对产能的资金投入上,我们始终非常谨慎,从财务的角度上来看,扩大产能可能使短期效益有所提升,但是市场是变化的、是有周期的,财务管理的意义在于尽可能使企业稳定增长,削峰填谷,对短期利益和长期效益进行合理的组合。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很多缺陷就被覆盖,一旦经济增速放缓,这些缺陷就会显现出来,变得无法弥补。所以即便是现在订单数大于产能,我们并没有着急扩大产能,反而更会用现在相对充足的资金来修炼内功。
王丽波:资金调配“内”“外”有别
[职业动态]历任湖南省化工进出口公司总会计师,潇湘晨报社财务部经理、资产财务管理中心总监、副总经理。2008年任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中南传媒成功上市后,2008年底至今任中南传媒CFO。
[公司动态]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传媒“)已成为国内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一个标杆。根据2012年年报,营业总收入达69.3亿元,同比增长18.33%,利润总额达9.21亿元,同比增长14.2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达9.4亿元,同比增长17.23%。位居国内出版上市公司前列。

[CFO看点]中南传媒的上市成功,造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中南传媒风暴”,而中南传媒更是迎来了一波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集团财务掌门人,王丽波看到的是,在高速发展期,速度会掩盖风险,而财务精细化则能够保证速度和风险的统一。在诸多财务精细化管理手段中,王丽波选取了资金管理为关键抓手。
在集团内部,王丽波制定了完善的资金管理办法,厘清各级单位的权利和禁止事项,同时与银行建立名义现金池进行监控管理。利用池子里的现金和银行达成无成本的银行授信,而集团则拿着授信进行内部调配,实现有效的资金运作。这样的做法就使得中南传媒做到了资金需求由内部融资来解决,而外部负债,则是由集团整体进行控制。而对于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则是在年初根据指定的经营指标,分别设定销售现金流指标,最终能做到“钱不能乱花也不能乱收”。
李国俊:在困境中淘金
[职业动态]曾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芜湖精诺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中心总经理,后加入阳光电源担任财务总监。
[公司动态]阳光电源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光伏产业的持续低迷,使得阳光电源在现金流上出现了不小问题,应收账款从2012年年初的4.8亿元到2012年年底增加到8.29亿元,2012年阳关电源的经营现金流是负2.4亿元。

[CFO看点]透过多年资金集中管理经验,李国俊总结出几个管理关键点:
首先是增大资金存量,将结余的资金用于新项目的投资,追求资金使用的效果最大化。
其次是把握好资金的账目管理,维护资金的严肃性,为了保证资金的及时高效和合理的使用。其领导下的财务中心从2012年先后出台了《资金使用权限管理规定》、《子公司财务管理规定》等等规章制度。
第三,资金结余可以利用银行的金融产品,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维护客户,2012年阳光电源对客户的付款周期以及预付款方面都作出了不少的让步,这无疑也给现金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对下游供应商的付款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我们也放大了票据的使用,比如以前我们给供应商付款中现金和票据的比例为50:50,现在会调整为30:70,在银行方面,我们在不断地争取扩大银行的授信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