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经理所在的组在审计第一家项目的时候,抽取了了被审计单位几个月的凭证,其中有一个月的凭证发现了很多问题,按照牛经理的理解是要扩大审计范围的,没想到领队却换了另一个问题少的月份的凭证做为样本,牛经理担心会有风险,私下里把自己的担忧告诉领队。领队却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加快工作进度,节约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项目,收入会更高。即使出了问题,我们是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和审计准则的要求操作的,没有发现问题是由于审计技术本身的限制,这样可以减轻甚至免除我们的审计责任,很多人都会这么做的。闻听此言,牛经理颇受打击,一直以来自己苦苦追求的职业,原来也是这幅德性,他的理想开始动摇了。后来更换审计样本的事情时有发生,牛经理也就见怪不怪了。
旺季过去,瘦了一圈的牛经理又回到代理记账的工作状态了。他向分所的负责人也就是高级经理提及申请执业资格的事情,高级经理转述了所长的意见:一是所长认为牛经理从业经验还够丰富,仍需要历练,为降低本所的风险,要等他做完三年的审计助理后再申请;二是获取执业资格后,他至少要再干够5年才能申请转所;三是审计业务的提成是项目业务收入的3%,自己拉来的业务提成为20%,实际的年收入还不足5万的,由所里将差额补齐。牛经理不死心,私下里打听别的所待遇情况,规模一般的所,待遇跟在这里差不多,大一点的所,要求执业资格,而且要有多年的执业经验,外资的所要求英语。执业资格、英语都是他的软肋,暂时没有能力改变。
牛经理知道自己是不能为所里拉来业务的,每年的收入也就那么多了。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顶着号称“金领”光环,收入却不如一个小公司的财务主管。自己马上要结婚了,这几年没有什么积蓄,妻子家的彩礼、结婚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至于以后日常的生活开支、孩子的奶粉钱、何时才能买得起房等等,他不敢再想了。执业资格对牛经理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他也就没有在事务所继续呆下去的必要,就黯然离开了。
牛经理在事务所打工的经历虽是个案,但也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在此对那些非常想进事务所的人士一点建议,自己当老板的可以跳过。如果你已经在企业工作了好几年,但还没有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以下是进事务所后一定会遇到的问题,请慎重考虑:
1、即使是牛人,现有的考试制度,要想顺利取得资格,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你有把握能在几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凡是参加过这个考试的人都知道,牛人毕竟少数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能力是一方面,运气是另一方面。
2、本身已有经验,职位也差不多是主管、经理了,在事务所要从零开始,跟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一个级别,拿不比他们多的待遇,职位方面的落差你能受得了吗,你挣得钱够养活自己吗?更不用说一家人的开销了。
3、领导比自己年轻很多,证书不一定比自己多,你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你能忍受经常被他们吆来喝去吗?
4、取得签字权至少要两年,两年后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所长对你不满意,不给你申请执业怎么办?
5、如果上述4条都不是问题,你通过了考试,也取得了执业资格,工作忙的时候要连续五六个月每天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你的身体能吃得消吗?
6、你需要几年才能做到项目经理,有需要几年才能做到部门经理、合伙人?有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部门经理、合伙人。
7、你能给所里拉来业务吗?如果不能,你就没有资格跟老板谈加薪的事情。
8、你愿意在退休时,还在担心自己在若干年前签署的报告出问题吗?
三、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民营企业
进入现有公司之初,牛经理是相当兴奋和激动的,一是现在已经成为财务经理了,离自己的目标财务总监越来越近了,而且这家公司财务总监的职位,一直是虚位以待,只要表现好,成为财务总监不是没有可能;二是这家公司计划在5年内上市,如果公司上市成功,会在自己的履历上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可是大多数财务人员所梦寐以求的,以后自己的身价会不断攀升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却很骨感,牛经理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够他折腾个一年半载的。
1、两账合并
这家公司与大多数本地公司一样,财务设立了两套账:管理一套账,这是最真实也是最完整的账,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一套账,无论是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账务处理的方式,都是按照管理层的要求进行的,无论是与新准则还是旧准则都严重脱节,而且存在大量的白条入账、大额现金收付等不合规的问题;税务一套账,这是为了应付税务部门的检查而专门设立的一套账,无论是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入账的票据都是中规中矩的,完全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来处理的,但数据只是管理账的一部分,与管理账唯一相同的是银行的流水单,因为好多公司会拿家属或者信得过的员工的身份证在银行开具私人账户,做为公司的账户使用,这些是不会在税务账上反映的。有两组财务人员来分别处理的,负责税务账的办公室会明确挂牌“财务部“,办公地点很容易就能找到,而负责管理账的会挂别的牌子,或者根本就不挂牌,办公地点就非常隐秘,若没有人带领,根本找不到地方。
为了加快工作的进度,牛经理从入职开始从来没有准点下过班,没有加班费,也没有调休。从调整会计科目的差异,到在约定时点两套账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这样首先确保新发生的业务的数据一致性。
前期的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在调整前期的差异,牛经理遇到了大难题:税金。老板的要求是:尽量少交税,而且要把真实的业绩还原至3年前,这样有利于公司申请上市。由于合法的进项已经全部抵扣完了,虽然办公室的传真机上经常接到销售假发票的传真,但牛经理不敢冒这个险。因此销售额增加了,增值税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金与销售额成正比例增长,企业所得税也大幅度增加。经测算,每年至少要补交税金3000万人民币,3年接近1个亿,若加上滞纳金和罚款,金额会更大。牛经理借向老板汇报进账工作进度时,郑重强调税金的事情。老板听着牛经理的汇报,刚开始不停的点头,并不时夸奖几句,当听到要补税1个亿时,马上拍案而起,激动的说:“不行,绝对不能交那么多税,能免则免,实在躲不过去就少交点!”
牛经理提出已经准备好的方案:把差异的销售额在以后年度分批还原。因为当月能抵扣进项税的合法的票据必须是在月底前通过认证的,而不能追溯到以前。所以把销售额还原至以前年度的做法,税收成本太高。若把差异的销售额分批加至以后的年度,可以增加当年的业绩,更有利于上市,多选择那些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这样税收成本就没有那么高了,一举两得。老板最终采纳了牛经理的建议,经过2年多的努力,并账工作总算顺利完成。公司的IPO马上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2、为业绩而努力“做”账
老板的能力是很强的,在他的强力推动下,股份制改造顺利完成了,4家风投也先后注资。公司的IPO已是万事具备了。此时已是牛经理入职的第3个年头了,此时已理入职的第3个年头了,为奖励这么多年的贡献,老板特许牛经理以面值25%。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随着“蒜你狠”、“豆你玩”、和“姜你军”的出现,一直稳定的主要原材价格,在三个月内翻了3倍才逐渐稳定下来,而客户只能接受产品涨价50%,这样一来,公司的产品毛利由原来的40%一下跌至20%,现在必须做到以前销售额的两倍,利润才能与以前年度相当。市场容量是限定的,加上同业的竞争,增加销售是额是举步维艰。
风投与银行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只做“锦上添花”,从来不会“雪中送碳”。公司在困难时期去寻求他们的帮忙,无疑是自寻烦恼。此时的风投开始显示出它“恶”的一面,因为在注时款,对赌协议上明确约定为了早日上市,也为了避免被风投处罚,只有在业绩上做文章。
业绩的增长要通过“开源节流”才能实现。一说到节流,老板马上想到工资和奖金。于是,强制休假计划就出台了,10至12月,所有高管人员要每月强制休假半个月,其他员工每月休假一周,年终奖金全部取消,休假期间要正常工作,没有休息的假期可以延续到下一年,这样可以为公司贡献200万左右的利润,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在开源的问题上,老板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子了解到,可以提前开发票来解决。老板就开始运作了,他要求销售人员,把下年度6月底以前出货的所有的订单都是以自己的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的名义签订,同时指示牛经理按照平均的毛利率反算出需要的销售额,然后从这些订单中挑选一部分订单,在当年的12月底提前把发票开给老板朋友的公司(以下简称中间商),中间商收取一定比例的代理费,这样就算实现销售了,而且不用担心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进行内部交易的抵消。等产品实际出货时,再由中间商将产品卖回子公司,由子公司销售给最终客户。
最初接到老板的指令时,牛经理进退两难,他知道这是不按照规定开具发票,有虚开的嫌疑,若应对不好,可能会有牢狱之灾,科龙的老板顾雏军入狱的罪名之一就是虚开增值税发票;若拒绝执行,老婆的预产期只有2个月了,稳定是第一要务。带着十二分不情愿的情绪,牛经理按照老板的要求,提前开具了发票,规避了风投的处罚。第四年,牛经理利用子公司的资金进行运作,总算把提前开发票的行为变成实实在在的业务,心中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时间已经来到第四年的3月,好消息是儿子顺利降生了,种了一辈子地的父母过来帮忙带孩子,经济压力剧增。年过六旬的父母没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是疾病经常眷顾的那一类,老婆在哺乳期,暂时还不能上班。牛经理一个人的工资,要支付房贷和全家人的生活费,而且要预留一部分以备父母看病的需要,牛经理压力山大。
坏消息则是由于同业的恶意竞争,公司丢掉了一份很大的订单,约占上年收入的40%以上。得知此事,他马上预料到公司今年一定会有两件事:一是第四季度自己至少要少领25%的工资,二是还会提前开具发票,金额会比去年大很多。这两件事都是让他无法忍受的,便萌生退意,开始了“骑驴找驴”跳槽之旅。
9月中旬,新工作还没有任何着落,而公司的销售额不到去年同期的50%,强休计划提前了,行政人员包括财务部9月至少要强制休息一周,奇怪的是生产、工程和市场销售人员却不用强制休息。事后牛经理通过别的途径了解到,因为这几个部门员工的抵制,加上他们的不可替代性,老板不仅没有在他们中间强制推行休息计划,而且还给一部分人发了奖金;至于行政嘛,谁都可以做,走几个人对公司来说影响不大,所以今年的强休计划只是在行政部门员工中推行了。牛经理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这就是财务人员的重要性!学了多年的财务,5年如一日的努力考证书,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在企业中的价值就是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利润做贡献。
就在牛经理为工资减少和找新工作的事情而苦恼的时候,嗜酒如命的父亲终于把自己喝进了医院:脑出血,若不及时治疗,轻则瘫痪,重则直接就没了。母亲去医院陪护了,牛经理则像头驴似的,在单位、医院、家和菜市场之间转,找工作的事情被迫搁浅了。好在父亲只是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就出院了,人已经有点糊涂了,记忆力也严重下降,只能在家里静养,买菜的任务就落爱在牛经理的肩上,因为母亲目不识丁。这时有几家不错的单位打电话通知面试,牛经理很想去试试,但是家里的状况让他实在脱不开身,只好放弃。
11月底,儿子8个多月。每天下班后带儿子,是他最开心的事情。当听到儿子用稚嫩声音叫他爸爸时,工作中的种种不愉快都被抛诸脑后了。父亲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修养,身体已经逐渐康复,也可以帮忙带孩子。牛经理又开始了他的找新工作之旅,虽然参加过几次面试,但都不怎么满意。面试过程中有个小插曲,一家准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明确表示,提前开具发票的做法他们公司会经常用的,而且金额都不小,这在业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他不由得感叹道,这天下的乌鸦还真是一般黑的。
一向不题词的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经分别为上海、北京和福建的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学生时代的牛经理认为这是小事一桩,工作这么多年才明白,做不做假账,自己说了根本就不算,关键是看老板怎么想。会计学虽然是一门技术,但是它的内在价值并不能被大多数的老板所认同。在他们看来,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为公司的产品增加价值,市场营销人员可以把产品的价值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与现金流,这两类人才都是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力量,至于财务人员么,还没有听说哪个公司因为没有财务人员而倒闭的。
牛经理感觉自己堕落了,从一开始的拒绝做假账,到现在的主导做假账,不管是否为被动,毕竟还是做了。他知道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现在的单位肯定是不能再呆了,但生活还要继续,必须要开始新的“流浪”了。他知道完全不做假账的公司是很难找得到的,所以当前最大的愿望是新单位能少做假账。至于那些提前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他是再也不会去了,这是底线。
视野注:本文为中国会计视野论坛职业规划版“2013,属于会计人的辛苦与乐趣——写下会计人的2013”征文活动,获得二等奖的文章。
延伸阅读:
[视野征文]走在入世与出世的边缘
[视野征文]2013 我仍在审计的路上远行
[视野征文]世事沧桑 心亦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