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实务操作正文
 

听说经历一个月军训的应届毕业生来部门呆了三天就走了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7-08-24  作者:财小荟   编辑:无忧草

阅读:859  打印   RSS 字号:||
一个月的军训都过来了,怎么在部门只呆三天就看得出自己在部门里无前程或无出路呢?或者说没有可学的呢?刚毕业出来的,不都是放低姿态,好好学习吗?

听说经历一个月军训的应届毕业生来部门呆了三天就走了。

这不由得让人思考:WHY?

一个月的军训都过来了,怎么在部门只呆三天就看得出自己在部门里无前程或无出路呢?或者说没有可学的呢?刚毕业出来的,不都是放低姿态,好好学习吗?

后来,了解到一个小插曲。这应届毕业生安排在总账组,前两天总账忙着结账,并没有带着刚来的新人了解业务。第三天缓缓时,带着新人告知对方什么样的业务应该如何操作,即把业务分录化。这挺好的,把理论业务化。可就是这里出了问题。一个理论理解,一个业务操作起了争执。这新人也是个倔牛。一个劲的指出对方的分录不对,这总账也不高兴了。你过来学习,啥都还不懂,就说不对。那你说怎么样才是对的。对方说了他所理解的应该如何记载的分录。总账来一句:公司以前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好极了,应届毕业生第四天就不见了。

这位“总账”应该是很多职场人士的化身。我们很多时候的业务操作只懂得“如何操作”,而无法深入到“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现象,或者说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是正常的。小荟细细思考了一下:

1、前任交待;

2、交接的时候时间紧迫,无法深入思考;

3、上手了以后,活越来越多,没时间思考。

总结:不是能力的局限,就是时间的限制。很大的原因还是“一直如此”。

不由的想到了,这位“总账”如果从公司里出去,跳到另一个企业平台,对于她曾与应届毕业生有过的争执的业务分录,在另一个企业平台是否适用呢?如果你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操作,那么应该如何操作的办法有可能是错误的。

曾有一段时间“平台”比较火,大家突然意识到“平台”带给自己的经历或者价值的重要性。而“平台”到底是怎么样让人历练或有所提升的呢?

举个例子,小公司环境与大公司环境,小公司的业务与大公司的业务,小公司的领导与大公司的领导等等。就可以发现,资源不一样。在大公司接触的业务比在小公司接触的业务肯定更为复杂,而如何把这复杂的业务,变成自身的资本?这就个人平台资源整合成自身资本的能力问题了。

像前面提到的“总账”用“如何操作”的思维去处理业务,去再大的平台,也不能把这资源整合成自身资本。因为你没有办法把原企业的业务带离企业或者说随身携带,你能改变的只有深入了解为什么,才能够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提到的就是:给我们一个平台,我们需要想到的是如何从HOW到WHY的升级。这也可以称之为“去平台能力”或者说“可迁移能力”。

一个好的平台,很重要,但是拥有去平台能力,才是真正的成长!

每日音频重磅来袭

 

延伸阅读:

  • 虚开的黑色漩涡和躺枪的会计
  • 别让老板乱在公司拿钱了!这家公司被罚补税174万,还有滞纳金!
  • 【烧脑】银行和商家联合做活动,共同补助消费者购货费用,发票及涉税事宜如何处理?
  • 更多关于 应届毕业生 的新闻 关于 应届毕业生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