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进大学的机会真的降临到徐汉兵头上时,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妻子出去打工后,家里只有他来照顾上小学的儿子,是让妻子回来照顾儿子,还是将儿子寄放在亲友那里,或者放弃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徐汉兵无从选择。
两难之下,徐汉兵给妻子挂了一个电话:“我考上大学了,就要去读书了,家里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以后怎么解决呢?”电话那边的妻子想了想,试探性地说:“要不然,你边读书边打工?”这样的建议让徐汉兵着急了,“怎么可能,上学还可以打工?我每天都要上课,那是很严肃的事情。”徐汉兵生气地挂了电话。
在没有接触过大学生活的徐汉兵眼里,大学是一个每天都要认真读书的地方,容不得半点马虎。
气消了,徐汉兵仔细地想了想家里的情况,他不想让儿子做一个“留守儿童”,也不希望妻子在苏州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上学而受到影响,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放弃上学的机会,过回从前的日子。
期盼“函授”
虽然放弃了去武汉上学的打算,但是徐汉兵并没有放弃学习的理想。在采访过程中,徐汉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可以函授”。如果可以函授,徐汉兵就无需为儿子没人照顾而担心,也不必为家里的经济来源减少而忧心;如果可以函授,徐汉兵还可以继续在村里做村会计;如果可以函授……
今年11月11日和12日,是滨湖村村委会成员改选的日子,当被问及是否有信心连任的时候,徐汉兵憨憨地说:“村民信任我就会选我,如果不选我,那肯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不过我敢保证,我在任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尽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