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面推进事务所脱钩改制
按照1980年《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设立的会计顾问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成立的,经济上独立核算,开办初期还酌情给予补助。根据1986年《注册会计师条例》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是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事业单位。在当时情况下,作为事业单位的事务所只能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发起设立。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第192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加快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问题。鉴于事务所事业单位建制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会上提出了要对事务所实行人事编制、收费价格、工资福利、承接业务、财务管理实行“五放开”。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重要步骤,但是在当时的政府职能和经济、法制环境下,“五放开”还难以真正实现。
1998年7月,财政部颁发了《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办法》,将“有限责任事务所”界定为由注册会计师出资发起设立,比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承担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赔偿责任的有限责任事务所。
为了尽快消除事务所体制弊端,在中国证监会的支持和配合下,首先以105家执行证券相关业务事务所为突破口,启动脱钩改制工作。1998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与挂靠单位脱钩的通知》。随后,财政部、中注协接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事务所体制改革的通知》、《关于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中方事务所改革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为脱钩改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截至1998年底,全国102家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事务所全部与挂靠单位脱钩,改制成为由注册会计师发起设立的有限责任事务所。随后挂靠中央部委及中央有关单位、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直接管理的117家事务所脱钩改制工作也顺利推开,并于1999年一季度前基本完成。
注册会计师是公众利益的“守夜人”,是市场经济秩序的“鸣哨者”。随着产权多元化带来的“谁能看守公众利益”的诘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进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注册会计师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21世纪到来了。
三、阳光灿烂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或许是为了考验行业的发展韧性,世纪门槛的灿烂阳光照得人眼前发黑。会计新纪元的第一页,成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多事之秋。
郑百文、黎明股份、银广夏、麦科特……行业历史上的第二轮审计失败案一一迸发,注册会计师相继落马。此时,全社会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惹得祸?的确,不能把诚信失守的账都算在注册会计师的头上,但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显示革故鼎新、励精图治的胆略与气魄。
于是,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的行业战略率先展开。“诚信”一时间成为注册会计师的高频话语。其后,构建新战略,描绘“路线图”: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其指南的发布,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考虑了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促成了与国际相关准则的实质趋同,丰富了中国特色会计的新认识;“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战略持续推进,充分展现了行业管理层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情感、聚才的方略;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得以提升,结构得以优化,大的做大做强,小的做专做精,已经成为新时期会计师事务所的思想共识;构建和谐会计的伟大工程迈出关键步伐,一个“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的和谐会计新局面正在形成……
90年生聚,90年体悟。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然依靠注册会计师;只要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就必然要求注册会计师讲道德、守规则、重信誉。
30年改革开放,30年行业中兴。改革开放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保持旺盛活力提供了生生不竭的力量源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决定当代中国注册会计师命运的重大战略思想。
因了“守夜人”,注册会计师有了永不懈怠的责任;因了“鸣哨者”,注册会计师有了当仁不让的使命。角色的分量,承载在每一位注册会计师的心头。
如果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曾经经历30年的“行业空窗期”,错过一段历史机遇,那么,今天的我们再也不会错过百年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了。尽管挑战接踵而来,但创新永无止息。
作者单位: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改文系中注协成立二十周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