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刘仲藜:注会行业改革发展重大事件回顾

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发布时间:2008-11-12  作者:刘仲藜   编辑:caoqiaobo

阅读:3924  打印   RSS 字号:||

原标题: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发展若干重大事件的回顾

 

注册会计师在国际上被誉为“不拿国家工资的经济警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历了一条恢复、探索、立法、改制、发展,并向国际化迈进的改革发展道路,它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地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与发展。

 

30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会计工作在这一转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为这一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会计行业的地位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生产、供销是企业的核心部门,而现在,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财务部的作用则越来越突出,已经参与到企业的整个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它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社会审计监督,因而责任更大,作用更加重要。无论是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监督管理,还是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发展,以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都有赖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所提供的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中,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广大股民和投资者的权益,保障国家税收和经济秩序,以及引导市场资源的科学配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0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至今已发展到注册会计师8万余人,非执业会员7万余人,从业人员近30万人,会计师事务所7100多家,全行业业务收入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度达到276亿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社会监督力量。我在这30年的政府和经济管理工作中,有缘见证和经历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发展历程,领导和参与了行业发展的若干重大决策,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令我难忘。

 

一、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重建和协会组织的成立

 

注册会计师制度在世界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产生于英国,最初是为股份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为社会提供审计、鉴证、咨询、规划、战略等专业服务的市场中介行业。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创建于1918年,当时是为了服务民族资本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并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注册会计师行业失去生存的土壤,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顺应改革开放的要求,1980年12月财政部正式恢复和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到1988年前后,全国已有2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2000多名注册会计师和7000多名从业人员。

 

这一时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处于恢复和摸索发展的阶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会计师事务所是作为事业单位存在,还谈不上市场化,会计市场也不具有竞争性;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主要是离退休的老财务会计工作者,现代会计审计知识比较缺乏;审计技术基本上是用会计的方法审核会计,没有一套专门的审计标准,对国际准则也缺乏了解;当时的国际“六大”(指六家最大的国际会计公司)以办事处形式进入中国,如何进行监管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开放市场,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一专业队伍、执业机构和服务市场如何管理、如何规范、如何指导,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专家行业、中介行业,有自身的管理和发展规律,国际上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都有注册会计师行业,都有行业的协会组织,每个协会组织也都承担了行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因此,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模式,成立行业自我管理的协会组织,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7年7月,财政部党组专门研究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问题,并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同志进行了汇报,得到姚副总理的同意。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大会于1988年11月15日至18日举行,国务委员、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财政部几位领导也都出席了开幕式,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李明同志还专程到会祝贺。大会闭幕式上,我就大家关心的地方协会的成立、财政部门对协会的管理以及加强会计工作领导等问题,讲了几点意见。

 

从1988年11月到今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已整整二十年。二十年的协会建设与发展,正如当初所期望和要求的那样,发挥了巨大作用,管理加强,行业壮大,影响扩大,国际重视。这二十年当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艰苦创业、勇挑重担,在行业考试、注册、培训、监管以及标准制定等各个方面,在规范和推进行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承担了重要角色。在国际上,也先后加入了亚太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并担任理事职务,对行业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注册会计师法》的出台和行业规范发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一是行业规模迅速壮大,到1993年底,全国注册会计师已达1万余人,会计师事务所2400家;二是服务领域逐步扩大,从最初承办“三资”企业的验资、查账和解散清算等业务,不断拓展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企业的查账审计;三是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不断加重,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企业股东、债权人以及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信赖程度,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独立审计后所出具的报告,注册会计师既要对企业负责、对政府负责,更要对全社会负责。

 

在这一形势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市场定位和职能作用与恢复初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对注册会计师的人员素质、专业资格、技术能力、职业责任和工作制度等,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也需要相应提高和加重,而1986年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条例》已不能适应这些新情况和新要求。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随后,国家启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立法工作,《注册会计师法》作为其中的一项配套法律,加速了立法进程。

 

国务院领导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立法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1992年6月,李鹏总理主持召开第192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问题。这次会上,解决了政府审计监督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的关系问题,指出政府审计要有威慑力量,审查重大案件,是高层次的。一般社会的,由会计师事务所去办。李鹏总理还明确提出,注册会计师要立法。1993年7月,朱镕基副总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注册会计师的立法问题,指出,我们一定要立法,把会计师事务所变成一个光荣的行业,非常有权威的行业,要他们严格依法办所,弄虚作假的要停业、撤销、甚至判刑。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经过几个月的紧张起草,1993年6月形成注册会计师法草案。1993年8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注册会计师法草案进行审议,我受国务院委托向会议作了草案的说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注册会计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自此步入了法制化的规范轨道。

 

在制定《注册会计师法》的过程中,几个重大问题的处理至今仍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是关于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发起设立的主体问题。恢复初期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定位为事业单位,而且都有一个挂靠单位,实际上成为行政部门的附属,与中介机构所应具有的独立地位不符,也往往造成执业责任的归责不清。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中国会计现代史 刘仲藜 注册会计师 的新闻 关于 中国会计现代史 刘仲藜 注册会计师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