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以爱拨动心灵的算盘—访沈阳市教育局财务审计处处长赵香瑞

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09-07-26  作者:黄维政   编辑:zlcx

阅读:2697  打印   RSS 字号:||

 

辽沈会计界的杰出代表、沈阳市教育局财务审计处处长赵香瑞,是火炬传递队伍中的一名会计专业人士。

 

敦实的身材,稳健的步伐。在所有在场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赵香瑞手持“祥云”火炬,脸上带着自信而亲切的笑容。他在奔跑时,右手高擎火炬,左臂还不停地上下挥动,他的跑动被《辽沈晚报》誉为“最有准备的奔跑”。

 

短短40多米火炬的传递距离,已经成为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路程。

 

“1984年我从沈阳市财经学校毕业分配到沈阳市教育局财务处工作,2001年担任会计核算中心主任,2007年回到财务处。时间虽长,但经历却很简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被业内称为“会计集中核算实践的辽沈第一人”的赵香瑞非常低调,事实上,他先后荣获了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辽宁省十大杰出会计人物、沈阳市领军人才、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优秀专家等诸多光荣称号。

 

率先进行教育收费改革的好“管家”

 

赵香瑞外貌敦厚,但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心细如发。

 

1997年春季,赵香瑞在沈阳市主持推出了“一次性收费、两个公开”的中小学收费管理新办法。通过一次性收费,取消了几十个教育收费项目,每个学期全市就减少收费将近1亿元。

 

而这场教育收费改革,来源于1年前一位陌生家长的来电。

 

1996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沈阳下着大雨,一片阴冷。一位家长在举报电话那头哭诉的声音让赵香瑞感到异常心痛。

 

原来,当地一所学校办的小卖店由于经营不善,购进的大量雪糕没有卖出去。校长便下令打折卖给学生,规定每个学生至少得买两支,而且必须吃了雪糕才能回家。阴冷的大雨天里,孩子们吃得浑身直打颤。

 

“那个电话让我脸直发烧。我顿时感到我工作的神圣性。”赵香瑞坦言,那个电话让他在心中萌发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决心。

 

赵香瑞很快把自己的决心付诸行动,他不辞辛劳,骑自行车,挤公交车,找校长、学生、家长,走进社区,甚至走进街坊老大娘的家里,倾听他们对教育收费的意见和想法。

 

他还不厌其烦地把沈阳城内上百所学校的收费项目一一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赵香瑞制定出了一个公开透明的收费制度,这就是“一次收费、两个公开”的中小学收费管理办法。在1997年春季,办法一经推出即获好评,并在全省范围内得以推广。这个收费管理新办法为无数家庭减轻了教育费用的重担,也让赵香瑞备感欣慰。

 

2003年10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向全国介绍了沈阳市教育局制止乱收费的成功经验。

 

翌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费制”,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收费总额,一次性向学生收取,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收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而赵香瑞在沈阳市推行的一次性教育收费制度,整整提前了7年之久! 一张人民币引发的教育收费革新

 

赵香瑞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他时时关注着教育收费改革,处处留意尚存在的问题。即使在平常人看来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琐事,他也能挑出教育收费的不足来。领工资,在我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赵香瑞却从中发现了大问题。

 

2003年一张普普通通的人民币,让沈阳当地的教育收费改革攀上了新高峰。

 

赵香瑞在一次领取工资时,发现一张百元人民币上写着班级、姓名。

 

细心的他此后便格外留了份儿神,后来他发现一些学校会计到核算中心存款时,大额人民币上也写着班级、名字,赵香瑞一打听才知道,学校在“一次性收费”中,都是班主任代会计向学生收费、开收据的,为了防止收到假币,班主任要求学生在人民币上写上自己的班级、名字。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赵香瑞 审计职业 的新闻 关于 赵香瑞 审计职业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