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一路走来二十年、痴情未改赖有缘――会计从业二十年散记[连载四]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发布时间:2009-08-30  作者:汪伦   编辑:cljmy

阅读:3142  打印   RSS 字号:||

相关文章链接:

一路走来二十年、痴情未改赖有缘――会计从业二十年散记(一)

一路走来二十年、痴情未改赖有缘――会计从业二十年散记(二)

一路走来二十年、痴情未改赖有缘――会计从业二十年散记(三)

四、八年的艰难却磨砺兴趣和探知精神

在前面第二篇中,我花了不小的篇幅介绍了我的八年模拟实践的教学过程,这些,只是为了直奔主线来描述完整的过程之需要,也许只能说明了我的坚持和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身内容,但却说明不了为什么这么坚持以及为什么产生这样一些设计的理念或方法的原因。细心的朋友也许会问,难道你跟着两位老师学了大半年以及下企业实践调查了三个月就一下子对实践知识了解得这么全面吗?呵呵,当然不会是这么简单的啦,事实上,这八年是我的会计生涯中追艰难的时期,却也反过来成了对会计产生兴趣的时期。不是有句老话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虽然这个词不适合用在我这样不算成功的会计人的身上,但我们很多同龄人也是都知道,这个词在当年是属于一种励志的精神产品,它曾经激励着那个时代无数的青年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我知道,现在再提志向了、奉献这个词的话,可能有很多人站出来说我们这些人太老土了或者是太不合时代了,这个我们是承认的,但在我们这个当前需要代代相传的年代,传递的也许不仅包括专业技术和经验,还应该包括对待事业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啊。

在那八年之中,我所经历或尝试过的事情能够记忆起来的就有相关联的三类事,这五件事或许就像那一个个珠子,通过艰难的生活这条主线给串连起来了,相互的发生着作用。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虽然社会经济开始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一部分是富起来了,但是,如果你是当一名教师的,那么,穷,仍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穷教师”的帽子我们带了很多年了,那时,我1989年的月工资好像是不足百元,即使是到了八年后的1996年的也不过拿到手的只有400-500元/月这样的水平,那个年代,我们当老师的连找个对象都非常困难,我目睹我们学校的很多很多年轻帅哥都成为大龄青年了,最后不得已要从美女学生中物色对象,或者回老家农村找对象(俺属于后者哈),二学校内的美女老师们往往很难“内销”呢,因为那时流传一句话,当不了马钢女儿,也要当马钢太太呢。(我们学校在安徽的马鞍山,钢城呢,全市市区40万人,马钢10万人,还有十七冶建设集团等大企业,他们的工人工资都要比我们这些大学里的讲师、副教授的高出好几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个城市里,其物价水平一直都遥遥领先于全省其他城市,可以想见我们当教师的生活水平了,记得我的一个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他的一件气冲斗牛的事情,他说,他在菜市场准备买只鸡,跟小贩谈了很久的价请他降点价,而正要谈妥的时候,一位骑摩托车的马钢工人下班经过,问了一下价格,拿着鸡丢下钱骑着车就走,老教授那个气呀,问到,难道我们这些做学问的就是这么不值钱吗)。

其实我那时更惨,长相欠佳(个头矮又瘦弱)收入又低,道道地地的“三无”――无相、无钱、无位。哈,于是回老家去忽悠我们纯洁的农村姑娘,然后徐徐后图吧,所以那八年要结婚、生子、养孩子,大约与现在很多年轻人正在完成的人生大事的阶段相仿吧,后来一家三口靠一个人只有近百元的月工资生活,那日子完全就是“月光”一族。结婚时就与另外一个老师共住的一套中隔开的一间,两张单人床一并,家,就更是图有四壁啦。然而,日子最终还得过,当我们积习的太起头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年轻就是资本,专长需要去积累、信心才是改变艰难生活命运的根本,我们这样的人所能要求的也就是向自己要收益。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做了两件“向自己要收入”的事情,在这同时也做了一些学习的事情。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会计人 职场故事 的新闻 关于 会计人 职场故事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