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潘序伦与立信事业

来源:新理财   发布时间:2009-10-15  作者:汪一凡   编辑:accliu

阅读:4406  打印   RSS 字号:||

对于潘序伦先生,从各个角度的颂扬之语,都有人说过了,要说出有新意的赞颂之词,确也不易。本文作者能做的,只是对立信事业的发展脉络作一勾勒,主要参考文献则有《潘序伦回忆录》、《立信史话》和立信系的各类刊物。

 

潘氏最显著的贡献,在于创立了“三位一体”的立信事业,即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校和图书社互相呼应的体系,他说“事务所可以为学校提供师资;图书社可以为学校提供教材和补助部分办校经费;学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参加工作以后,可以回过来协助事务所和图书社发展业务”,可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制度设计,时至今日,立信已可称为一大品牌,对中国会计实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潘氏远远不只是一位会计学家,而是集会计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为一身的人物,了解他的最好途径就是先了解立信事业。

 

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1921年1月,潘氏辞去在各大学的教职(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成立“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决心以此为终身职业。第二年,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改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后来,又把它引申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作为训条。随着业务的发展,后来还在桂林重庆南京广州天津等大城市设立了分所,接受的委托业务遍及全国。潘氏身先士卒,勤勉工作,曾有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故事:潘氏总是上午八时即到办公室,某日上班后见当天报载北方水灾,上海各界成立“黄河水灾委员会”,下有稽核一科拟请会计师担任,以示公开。潘打电话与其联系,该主持人当即允于所请。事后听该主持人说起,十一时徐永祚会计师也打电话来求任,他答以“已于今晨八时半答应潘会计师担任,非常抱歉”。这事让潘会计师得意了好久,常以此向全所职员说明,每天很早办公,非但于身心有益,而且可以为事务所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

 

二、立信会计学校

 

在事务所开业过程中,常接受客户委托设计会计制度,需要培训会计人员,因此于1927年设立了簿记训练班,以在企业工作的小职员和练习生为对象,由事务所人员利用晚上空闲时间上课,开办初期,学生只有28人,在上海江西路452号的楼上,白天事务所办公,晚上加一些课桌椅就成为教室。从第二期改为立信会计补习学校后,学生人数大增,那时事务所已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迁到宁波路一家银行楼上,银行不营业时均由后门进出,后门对面就是河南中路吉祥里18号,贴着“招租”条子。为少交一些房租,立信人和经租的账房商量,借几间房晚上上课,“招租”条仍贴着,只要有人来租,立信便让出,账房同意了。从此,吉祥里18号便成为立信会计学校的策源地,从暂借,租赁,拥有一半产权,直到最后拥有全部产权,在这儿进进出出的学生有近十万人之多,“吉祥里的读书岁月”也就成为校友心中永远的温馨。本文所附的照片(陈秧秧摄)是现编“吉祥里18号”的房屋。

 

潘师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翔实举例,当时国立暨南大学有位大三学生杨昌运收集了沪上最有名的所谓江南八大学的教授的口头禅,刊登于《申报》“自由谈”栏目,潘师被收录的口头禅是“For instance”(当时大学都用英语讲授),此后学生注意验证,发现确有其事。

 

立信的教育事业,从1927年起,到1955年停办时为止,持续28年,25年后的1980年才又获准复办立信学校。但香港因未受国内变化影响,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港九两地仍正常开办,直到1969年,因五位合伙人年老,各有退休计划,乃向教育司呈请结束。所以,香港立信的活动,事实上使立信历史中断的空白期缩短了14年,蔡经济、关启瑞、倪希明、高永康和冯圣广等五位合伙人功不可没。

 

三、立信会计图书与会计刊物

 

潘序伦先生在立信会计师重庆分事务所的《立信会计月报》发刊词中提及“本所在沪成立十有五年,对于会计工作,始终从教学做三方面分头猛进,未敢后人”,我的理解,“教学做三方面”中,“学”指的是“学术”,立信会计图书和会计刊物都应属于学术传播,因此归并在一起说明。立信的学术传播,在当时起了指导工商业会计实务的作用,于今天来看,则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杨汝梅(众先)的《无形资产论》等。

 

1933年,立信开始编辑出版立信会计丛书,到1955年初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结束时为止,共出版发行各种会计书籍不下一百五、六十种,其中由潘序伦先生著作、翻译和主编的约有三、四十种。

 

潘氏说“在我致力于编辑丛书的时候,我的上海同行徐永祚会计师在1933年1月起编印了《会计杂志》月刊,受到了当时工商界和会计界人士的欢迎。我也不甘落后,于同年7月,将原立信同学会编印的《会计季刊》重新复刊,自第二卷起改名为《立信会计季刊》”。因受时局影响,加上分支学校繁多,立信的各类刊物时办时停,此起彼伏,已知的有《会计季刊》、《立信会计季刊》、《立信月报》、《立信会计月刊》(香港)、《立信会计月报》(重庆)、《立信周报》、《友讯》等等,以下是本文作者所见到的各刊物发刊词(摘录)。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中国会计近代史 会计名人 潘序伦 立信 的新闻 关于 中国会计近代史 会计名人 潘序伦 立信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