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廷一有一个绰号叫“颜大抓”,除了会计工作以外,没有他不管的事。矿长也会利用他,什么事都找他商量,并由他检查落实,他是煤矿第一大忙人。土建施工、材料供应、车队、食堂、招工、外部应酬等等,都少不了他参与。他办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管家。那个年代的人,没有私心杂念,更谈不上腐败。当时会计包括他才三个人,一名专职出纳员,一名记账员,他管成本、总账和报表。平常他很少在会计办公室坐着,总在外边转。月末那天下班饭后,他把办公室门一关,不让外人进去,他噼里啪啦忙乎起来,十多点钟,成本转完了,总帐结完了,报表出来了,并附有报表说明,一目了然。很少有后半夜才干完的。那个时代,没有计算机,连计算器都没有,加减乘除全靠算盘,他的算盘准确率很高,基本是一遍成。我的除法“大扒皮”,就是跟他学的。现在有了计算器,我已经不会了。他另外一个长处,文字功夫厉害,行文短小精悍,逻辑性强,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五、经常学习,适应工作需要
他天天那么忙,每天的报纸他都看,手里拿着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国家、地方的消息,他很灵通。我们煤矿是当地工业学大庆的典型,来参观学习的一批接着一批,都由他来接待,上级领导来了,他和书记、矿长还陪同上级领导到井下,采煤、掘进他也懂点行,他参加矿里生产调度会井下工长很难唬住他,都说他很精明,不好糊弄。他讲话基本没有草稿,有时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讲话时,假装翻开看看,有人发现,他看的地方,根本没有字。
六、看书不忘,记忆力惊人
“文革”中,文化生活枯燥,煤矿的业余生活,就是放有数的那几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还有《新闻纪录片》。记得又一次,外边的电影已经开演了,他办公室里有几个人不想看电影,请他讲故事,他说,那我就讲一讲《三国演义》吧。他说,《三国演义》中,有几个精华部分,其中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真精彩。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后,想采取联吴抗曹的战略,需要说服东吴孙权。首先要见一班文武,这二十多人把他围住,想难为他。东吴第一谋士张昭首先出场,高谈阔论一番,诸葛亮说他“坐议立谈,无人可及;随机应变,百无一能”。被他拿下。还有说谁我记不清了,“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良策”。他先说文言文,然后再解释,现在想起来,比单田芳、田连元的评书并不逊色。
七、幽默风趣,很会调动部下的积极性
他主张干活就像干活的,玩就像玩的。注意劳逸结合。他说工人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发工资的时候。煤矿也有资金紧张的时候。他最发愁得时候,就是工人发工资之前,钱还没有着落的时候。他想尽一切办法,从来没有延期支付工人工资的时候。煤矿离城里较远,当时没有轿车,只有一台4吨的载重汽车。一般都是下午进城取工资的,好下班的时候回到矿上,我们先不吃饭,先装工资袋。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等我们快装完的时候,给我们炒上几个菜,拿上点酒,他酒量不大,张罗着给每人来点,说大家都很辛苦,少喝一点。喝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吃饭,吃完饭,他就张罗克杠子,小鸡、老虎、杠子我们吆喝起来。
那时,居民买煤很紧张,凭票供应。有一次,我的一位亲戚没有和我打招呼,直接带车找我拉煤,把我难住了,我想起了他。他神秘地对我说,他有最后一招。按照矿里开票的规定,将煤票要贴到发票存根联上,用完一本领一本,由会计验收,然后盖上作废章。他将缴回的发票联上没盖作废章的煤票撕下来,给我一张,到开票员那里,她连看都没看,给我开出了煤,我的亲戚把煤拉走了。事后他说,你平时多干工作,遇到难事,我能做到就做到,买煤咱们花钱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办事不凿死铆,很有灵活性,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他虽然去世20多年了,每当我回忆起自己会计生涯的时候,首先想起我的会计启蒙老师颜廷一,他具有老一辈会计的优良传统,无论从业务方面,还是从职业道德方面,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