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他乡重新启航
到了美国后,和许多的陪读夫人一样,我由一名职业女性变成了一个全职家庭妇女,成了在异乡的一位“健全聋哑人”。从小学到大学都从ABC开始学的那点英语,到了美国几乎等于零,在支持老公学习的同时,我也开始补习英文。后来我有了第二个孩子,老公也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并在加州硅谷找到了工作。此后,我们全家便从美国中部的大学城搬到了高科技行业发达的加州硅谷,我开始边带小孩边上夜校学习。

陪读期间的冰花和美韩朋友合影(右一为本文主人公)
在上学继续攻读学位前,我也曾犹豫不决过。因为当时学电脑成风,许多人都改行学电脑了,我正在想要不要也改行时,我老公说话了,他提醒我说:“不要赶潮流,你在国内干财会不是干的好好的吗?就学会计吧”。老公的话正中了我的下怀,于是我又选择了财税专业。
由于在学习专业同时,我的英语也得到了提高,所以还没毕业我就找到了会计工作。没来美国前,以为博士后最厉害,到了美国才知道,是谁先找到好工作才最令人羡慕。有的专业需要读博士和博士后,有的专业,如不是为了当医生、大学教授和在高等研究院所等部门工作,根本不用读博士。而博士后,则是许多是找不到工作的博士,不得不去做的廉价劳动力。会计专业,本科就够了。但要想更上一层楼,可以考注册会计师。
我出国前,会计制度已经改革与国际接轨了。这为我在美国从事财务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美国学校读书时,我选修了很多税法课程。因为中美之间这方面的法规差异较大。学习了这些知识后,我的工作也很得心应手。这也让我在加州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年年受到公司嘉奖。
后来,因老公的工作被调到了马里兰州,我们又举家搬迁。来到马里兰后,我在一家私人会计师事务所找到一份会计师的工作,一直做到现在。我感到欣慰和骄傲的是,我被老板称为是他在30年里见到的最好的会计师。
感受落差调整心态
其实,虽然上面的转岗过程说来简单,也取得了不错的工作业绩,但出国后所遇到的语言和心理上的落差克服起来,并不容易。先说语言,虽然我在国内学的外文是英语,可只学了个皮毛。到美国后才发现,和美国人说话张不了嘴,美国人说话我一点也听不懂,交流很困难。而比英文更大的困难是来自心理层面的巨大落差,一种难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成为了我在美国不能踏实落下来的主要原因。想家、不习惯,加上过去的成就反成了心理负担,让我在美国开始的日子过的并不是很开心。
对于后来者,可能能提出的建议,不过就是忍耐,坚持和奋斗这几个字。虽然这些词说起来容易,但背后的故事可真是一部连续剧,也是一本厚厚的书。忍耐是时间上的忍耐,漂洋过海,不忍耐十年八年的,是不能安定下来的;坚持就是遇到的困难都不能倒下,有苦往肚子里咽,有泪往肚子里流;奋斗是为学位、身份、工作、房子而拼搏。现在,随时间的推移这些都有了,我在他乡耕耘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与绿地。心定了,也就适应域外的生活了,可以踏踏实实过平凡人的日子,其乐也融融。除了物质上的富足安定,我最大的精神收获是进入到了全新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让自己的视野走向了世界,使我看问题能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可以说,我对我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因为在父母眼里,我是令他们骄傲的女儿;在公婆眼里我是个好儿媳;在两个孩子眼里我是位好妈妈,在老公眼里我是一个好妻子。

2010年圣诞在Seven Springs滑雪
未来的话,我也会继续留在美国做会计师。在孩子没成人前,再为孩子陪读。我们这代人所做出的牺牲,就是为给我们的后代当梯子、为他们打好基础,使他们长大后就不会有我们来时的语言困难,可以直接融入美国社会。
中西差异从小见大
对于中国和美国的财务实务的差别来看,我最大的体会是美国的财务税法制很健全,执法较严,对会计人员而言,遵守总的会计原理和法规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举个很小例子,我见到的审计人员来查帐从来不用被查单位提供饮食,被查单位不管饭。俗话说,吃人嘴短。不吃饭这事表面看是小事,实由小可见大,这是审计和会计人员公正查帐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看不得。我个人认为,这点很值得国内借鉴。因为,大吃大喝,甚至于吃出名烟和名酒,那样的话损失的是国家。
再有我感觉美国的会计软件很先进,可选的种类和品牌有很多。无论哪个品牌的软件,都非常好用。我曾用过四种,觉得它们各有所长,而每当国家财税法规有新变动时,比如薪酬的部分有政策调整,财务软件也很快就更新了,非常及时到位。
其实,中美会计原理的基础理论多数是一样的,可能是在价格和税法方面差别较大。国内外会计工作的差异,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不是几句话能说全的,也有许多这方面专著。应该说,我在国内所学知识和会计工作经历为我在美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来美国十多年了,相对来说对国内的会计信息情况和变化了解很少了。在美国,会计财税知识几乎每年都有刷新,相关专业会计人员每年都要更新知识,接受培训。
对于已经走出去的同行来说,专业知识和所在国的语言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文化和法规的了解都是很有必要的;而对将要或希望走出去的会计同行来说对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在海外,没人可以帮你,一切都要从头来,一切都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