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冬日突围特报:外协内控/逆势新高

来源:首席财务官   发布时间:2013-03-05  作者:袁跃   编辑:还津蕴

阅读:959  打印   RSS 字号:||
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身处能源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通过自身战略和扎实的内功演绎了如何逆势突围。

冬日突围-外协内控

一手并购协同发展,一手苦练内功,李岗正带领中信息将危机化为机会全力前进。

作为当年第一位代表美国投行向华尔街推荐中国IT服务业和食品业到美国上市的金融分析师,在美国投资游弋了18年、为众多公司和投资者带来切实回报和收益之后,李岗(Daniel Lee)在2011年选择了从资本市场转身,成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息”,股票代码IT)的CFO

“作为公司的CFO,我的角色已经改变,特别是鉴于全球金融危机、国内货币紧缩政策和行业的重新洗牌的多重环境之下,我被迫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公司总体战略、内部风险管理和结构调整上。”从乙方到甲方的李岗认为,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来清晰分析当下的情况和发掘公司的创新能力。

“1+1=11”的发展哲学

“低迷的宏观环境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迫使公司进行更多创新性的思考,并挖掘各子公司之间真正的协同合作关系。”李岗认为这种协同合作好比打好高尔夫,14根不同的球杆需要协同作战一样重要。

李岗表示,“1+1=3”的协同作用典型代表了中信息软件子公司与硬件显示公司的交叉销售业务,这种合作协同关系能有效的促进收入增长和提高利润。比如其旗下数字医疗和地理信息业务进行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显示技术的收购,即是通过垂直整合不同价值的产品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通过诸如此类的并购,中信息获得不同的硬件显示技术包括LCD和LED大屏产品,和LCD和DLP大屏拼接产品,全方位的满足了客户的软硬需求。

渐渐地中信息已不满足于“1+1=3”的协同效应,而是力争做到“1+1=11”。以前企业扩张多从垂直领域入手,2011年以来公司的新策略不仅仅满足于在相似领域的并购,而是更有效的利用集团的综合性资源来创建全新产品和开发新的客户市场,巩固整个价值链。“如今我们已拥有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打造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互动智能平板等三大支柱产业。在信息技术产业,拥有警用地理信息、天地图、数字医疗等独具优势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在互动智能平板产业,拥有互动智能标牌、交互智能平板、交互智能桌面、多单元数字影像拼接系统,通过并购整合,公司的研发实力与日俱增。”

李岗认为,当公司通过软件和硬件将技术和业务专长结合起来研发新产品时,这种强大的合作关系就能有效冲击市场并占据了崭新的市场分额。“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并购的一家侧重于公共安全软件的子公司,与一个生产显示技术的硬件公司密切合作,研发出高智能显示技术产品拥有触摸和云发功能。这样生成的新产品可以广泛的用于各行各业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又比如我们曾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赢得了安徽省一个重大的数字教育项目。”李岗解释道,中信息之所以能战胜其他竞争对手而赢得市场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司完美的将软件和硬件公司结合并发挥协同作用,从而能提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然对于进入新领域的风险,李岗也不敢掉以轻心,“作为企业的CFO既要学会从外往里看,也要学会从里往外看,以广阔的视角分析欧美的并购规律,而且要善于管理并购的后期整合,帮助公司准确预测风险,赢得‘1+1=11’的管理效应。”据李岗介绍,以往很多资源没有集中管理,各个子公司各自为政,现在中信息已经在收购的公司中进行类似职能的合并,并建立了严格的内控程序,通过年度和月度财务预测,将财务指标与主要员工的薪酬奖金直接挂钩,将成本费用管理细化到每个层次上。

虽然现在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而言不尽如人意,但纳斯达克还是一个理想的融资渠道和品牌平台。中信息于2006年在美国成功上市后,经过几轮成功融资,具备了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扩张的能力,因此公司趁势有效利用各子公司的专长来进行转型和研发新产品。如今借助资本市场,中信息已从基本的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业务发展到多元化集团,专注于地理信息、公共安全和数字医疗、物联网和互动智能平板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中信息经过内部研发和战略性并购研发创造了很多高价值和高竞争力的信息和显示技术。公司利用综合性的“软,硬,云”技术优势来全方位服务客户,获得了200多项软件着作权及国家专利,拥有中国地理信息及公共安全信息化领域的最高资质,参与实施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的安保等信息化项目。

冬日突围-练好内功

低迷的环境带给企业的另外一个受益点就是安心苦练内功。

美国资本市场作为世界上最严格的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尤其是内部控制和管理要求甚高。“不只是筹集了充足的资金来加速其增长,其严密的商业管理政策也有利于帮助美国上市公司完善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从而使公司更为稳固。中信息作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将这些严厉的标准和程序切实的深入贯彻到每一家公司的管理文化,可以帮助公司的长期持续增长。”李岗认为,目标并不是简单的增长越快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做精做细,必须要有一个技术、人力、业务全方位取道资源的战略整合。

在美国投资银行工作期间,李岗曾在2006和2007年帮助中信息利用美国资本市场的向好来实现其快速增长的目标。多年的投资银行的经验培养了李岗从外部以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公司的经验,在目睹了众多公司跌宕起伏的发展周期后,如今身为CFO和内部审计师的李岗将更多的时间参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去,“这使我得以从公司内部观察它的成长与发展。对于中国公司而言,诚信和业绩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基于自身业绩的核心问题,内控机制是一定要重视的。”

为了强化内控意识,中信息组织了财务和业务管理层的培训,让每个管理人都形成高度的严格流程和成本意识。诸如很多美国上市公司花大价钱聘请顾问以使自己符合“萨班斯法案”的要求,但许多公司并不能真正深入其中理解其核心的管理文化。正如在公司安装ERP系统一样,如果与管理文化有效衔接,运用合理,会大幅度提高效率,反之则是投资的失败。“在中信息,我们真正利用更严格的内控系统来操作,并将其深入内部的每一级管理层,以此来加强我们的业务和财务系统的完整性。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我们在按照上市公司的内部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完善自己的财务系统。例如美国上市公司需要每年进行四次审计和审查,在中信息不但坚持年审和季审的原则,还进行小型的月审和周审,以进一步确保我们财务体系的健全。”

对于风险管理,中信息已经重新审视公司的经营方式并研究业绩的增长和盈利的“质量”,增强控制信用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李岗表示,集中管理能给公司带来长远利益的高质量的项目和客户。中信息改善了接受客户的程序,侧重于现金流的管理而不只是重视业绩的增长;在改善了经营单位日常现金流和投资项目现金流的管控系统之后,建立了绩效管理的体系框架,充分利用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多层次的责任追踪与落实。每个月集团会用不同的指标,从人均数据到资产周转率来衡量每个分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与内部其他的硬件和软件公司对比,也和同行进行比较。李岗强调,一开始各个分公司对集团提出的指标有不同的争论,但经过几轮的探讨研究解决了大部分的争议。现在各个公司在执行业务中都很明确自己的业务指标,若想达标他们需要关注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从销售增长到降低成本。“这其中ERP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若要充分的利用ERP系统,则需要集团各层的大力支持。我们先从各分公司的主管开始,之后我们将贯穿执行于集团的所有部门,以前并购的公司用集团的ERP系统用的不是很及时。现在在系统一体化的严格执行制度的监管下,集团可以更切实的掌握不同子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更有效地分配集团的资源,优化了财务信息服务质量,包括提升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我的管理经验大多来自西方。在有着清晰条理的经营政策的基础下,我愿意尽可能的释放职能给我的团队,这样我的团队便能够自在的在一个透明的并且结构合理的工作环境中发挥能量。”喜爱高尔夫的李岗认为,应对危机,放松心态最为重要。作为一个高尔夫爱好者,每次下场前,李岗都会将目标定为“捕老鹰”。在他看来,要成为一个擒鹰抓鸟的高手需要三个因素:内功,策略和心态,而这也同样适用于商业财务管理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CFO 经济衰退 内部控制 的新闻 关于 CFO 经济衰退 内部控制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