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管再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重点构建问责机制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在金融领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压实金融领域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会议强调,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新一轮金融监管仍将以“严”字当头,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点放在了构建问责机制上。同时,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和地方债务是此次金融风险的三大重点领域,并明确金融领域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各方要承担相应责任,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强大合力。
聚焦三大金融风险
5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贯彻落实举措。
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要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要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三大工程”建设。要配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
会议重点提及了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严肃查处影响金融稳定、破坏市场秩序、造成重大风险的违法违规问题。要推动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实际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是金融监管总局今年年初确定的全年八项任务之一。自年初以来,监管部门锁定重点、精准施策,高风险村镇银行已陆续被重组。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提出,要加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监管,提升主发起行持股比例,建立主发起行主导的公司治理机制。在监管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主发起行开始提高所参股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
5月23日,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党支部发表了《统筹推进改革化险推动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文章,对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提出了新的思路。该文章称,将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量提质,通过改体制、转机制、强管理、增动能,增强农村金融服务适应性和竞争力。
据了解,去年以来,新一轮省联社改革加快推进,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以强化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控合规、资本约束等关键点,提升农村中小银行经营能力。
“外部的经济形势和内部的经营压力,让很多中小银行遇到了困难。从监管的角度看,兼并重组之后,银行的实力会有所增强,有利于抵御金融风险。”某券商分析师认为。
他表示,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的红利期已经结束。“行业息差持续收窄,市场资金面宽松,而国有大型银行普惠业务促使客户不断下沉,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比较小。”
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部分村镇银行业务上的不规范现象逐渐增加,潜在的风险隐患较大。从监管部门的罚单看,信贷管理不到位、违规办理异地业务、违规开展同业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融资、贷款资金挪用等问题较大。
对于房地产方面的风险,监管通过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为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分别前往遵义市区、贵阳市区调研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情况,强调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
5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金融监管总局近期会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房地产融资相关工作,包括保持房地产融资稳中有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建立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会同住建部和其他部门一起全力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最新数据显示,自1月下旬至5月16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的贷款审批金额已达9350亿元,全国已有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了该机制。
对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问题,监管再次提出了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一些成本高、期限短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占比过高。2023年下半年,部分省份已经开始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化解本地隐性债务,合计发债规模接近1万亿元。“对于银行来说,建议政府将一些高成本的债务通过政策性银行低成本资金置换。”
地方监管发声
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均建立了金融风险防范的问责制度。但是,长期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在问责上缺少统一的标准,追责的尺度、力度和适用度都存在差异。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要在协同监管的基础上形成监管合力,明确问责的标准将是关系政策执行落地的前提。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从经验上看,金融风险与监管的缺位存在一定关系。有些管理人员对风险视而不见,有些则有恃无恐,其中最大因素就是缺少问责的震慑。换句话说,只有将风险问责上升到制度层面,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各类金融机构管理层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将金融风险防范的基础工作做实。”
此外,地方监管在贯彻落实政策时,权责的分明能够更加清晰定位,消除相互推诿的现象,有助于充分发挥地方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记者了解到,在金融监管总局部署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之后,各地监管针对防范金融风险的相关工作陆续发声。
金融监管总局湖北监管局表示,加强全周期全流程督办,积极推动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按照总局部署要求,制定实施局系统重点目标任务清单,将相关目标任务分解至机关各处室、各监管分局和局管社团组织,要求相关处室和属地分局主动认领、重点推进。此外,结合实际指导辖内分局制定重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目标任务,推动省局与分局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推动重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金融监管总局福建监管局表示,该局班子成员“分工包案”,靠前摸排中小机构实质风险隐患,“一行一策”细化方案,加大违规股东惩戒力度。同时,高效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制定“白名单”项目开发贷资金封闭管理实施细则,完善“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河北监管局、河南监管局、广西监管局和云南监管局五地监管均对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进展和监管情况发声,从制度框架、机制保障、资金融通、主体责任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金融监管总局河北监管局表示,高效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城市房地产协调机制工作要求,推动“支持项目名单”推送“能快尽快”,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应满尽满”。
金融监管总局广西监管局称,该局充分考虑房地产企业存量贷款、基本户开立和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等情况,创新建立“一项目一主办行”制度,精准破解融资协调对接难、落地难问题。
中信证券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今年,金融系统积极推动房地产业融资支持,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而房企流动性的改善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亦有助于银行地产质量风险预期修复。
延伸阅读: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今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所有县域监管支局统一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