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曹县:构建‘三个模型’提升招投标审计监督质效”
近期,曹县审计局聚焦县域招标投标监督重点,创新审计方式,构建“三个模型”开展招投标审计监督,审计质效显著提升。
建立“操作指引模型”,明确审计方向。针对招投标领域政策性强、问题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审前系统梳理国家及地方招投标管理、政府采购等政策文件103项,汇编形成《招投标审计操作指引》模型。该模型涵盖5个调查事项、69个经典问题类型、102种问题表现形式,明确了政策执行、招投标程序、评标规则、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要求,为审计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搭建“基础数据模型”,实现全流程管理。一方面整合县财政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4家主管单位的5类数据,依据招投标关键时间节点,设计《“招标-投标-中标-合同”全流程信息统计表》,归集项目全流程结构化数据;另一方面整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后台数据,按项目汇总招投标非结构化文本数据,形成“结构化+非结构化”双轨模型,实现招投标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打造“智能分析模型”,精准锁定疑点。一是运用Python构建程序合规性模型,设定时间规则,校验结构化模型中的审批流程、公示周期等节点,精准输出“未批先建”、“未按规定发放中标结果通知书”等16类时间疑点;二是依托SQLserver数据库建立四码分析模型,结合电签章记录与NLP算法,比对设备硬件特征码锁定“四码相同”等3类问题线索;三是通过Python打造围标串标识别模型,直接提取PDF格式投标文件的关键字段,多维比对清单及工料机数据,识别投标单位异常报价;四是地理信息分析模型借助Arcgis匹配施工进度与招标时序,揪出“先施工后招标”“招大建小”等5类违规线索。
延伸阅读:
金乡创新“七必查”法筑牢经责审计监督
广安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民生福祉
青岛市委审计委员会扛牢审计监督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