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初期,潘先生就深深感到 : 非改良企业会计制度和训练会计专业人员不可。因此,他一面附设了会计补习学校,一面自行编译会计书籍,并开设图书社,把事务所、学校和图书社三者融合起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逐渐形成享誉全国、影响巨大的会计师业务、会计教育、会计出版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潘先生的周围也由此汇聚了许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包括自由职业者),立信成为旧中国会计事业的一块绿洲。
此外,潘序伦先生还认为:办好会计师事务所,离不开训练会计专业人才。我们事务所为此特地设立了培训部和技术部,一方面接受客户委托,大力开展对社会上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另一方面注重事务所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包括每年对新进人员的入门培训、审计助理人员到项目经理以上各类人员每年规定课时的后续教育,直至主任会计师与副主任会计师的脱产培训。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推行计划经济,注册会计师业务趋于停顿,新成立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也逐渐萎缩,以至停业。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注册会计师事业重新恢复,新成立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又显出勃勃生机。进入新世纪以后,通过合并改组、扩大规模,立信事务所已发展成年业务收入超过亿元、执业注册会计师(包括分所)250多人、从业人员600多人的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并先后在海口、苏州、乌鲁木齐、珠海、杭州设立了五家分所。
潘先生创办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我们应该从潘序伦先生那里,从老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那里,继承、学习哪些好的思想和传统呢?最主要的当属潘先生一生看重的真诚与“信用”。他几十年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方面的言行举不胜举,至今读来仍有振聋发聩之感。
潘先生认为“立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也是会计的职业道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忠于会计事业务必“立信”。早在1928年,潘先生就提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立信”准则,并把它作为办理各项会计事业的训条,要求立信会计同仁共勉,并毅然把事务所和学校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和“立信会计补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