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人的成功与组织的成就
因为前面的问题,所以有了这个问题。
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心目中的成功也未必就是唯一、固定的。在我而言,成功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说白了就是没有具体目标,随遇而安,也可说是胸无大志,所以至今还在发展方向上心存犹疑。因为我一直在专业和管理之间选择,或者寻求一条中间道路。
我在校时学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我们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企业家的摇篮”,我们的目标就是未来的厂长、经理,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我们的同学里面至今还没有做国企领导干部的,做民企老板的倒是不乏其人。而象我等更是游离了原来专业,进入会计中介机构,加入考证大军。
我曾经和很多朋友一样,以为如果考到CPV 、CPA了,就可以象当年人们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但实际考到以后,才发现其实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比如一日三餐还是少不了。而有些事情甚至变得更加严肃、严峻起来,比如会计市场的变化——因为我的职位,我实际无法避免去直面这种严峻。
近年来会计市场发生着明显而巨大的变化,执业环境持续恶化,竞争日趋激烈,执业风险增大,经营日渐困难,特别是对于象我们这样的小所,因为是脱钩改制过来的所,所以人员老化(包括心理老化)情况同样存在,在刚脱钩改制之际大家还能齐心协力,不单度过了难关而且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加上组织成员心理、认识的变化,许多问题开始凸现:整体知识结构不佳,适应市场变化、抵御经营风险能力较差,自身的提高滞后于客户的进步,来自外部的严酷竞争和内部的重重矛盾几乎同样致命……我不知道这是我们一家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于众多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但这些令我和我们的管理层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因为我既是从业人员,又是股东,我们既要考虑执业质量,又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事业的长远发展。很多时候我们都很灰心,因为太多困难,太多艰辛,同时有太多责任……
我曾想到逃避,就是第三个问题所说的,选择一棵根深叶茂且果香味甜的大树去依靠。但最终我还是没有下得了这样的决心,因为一种神秘而复杂的心情或者说心态。首先,我们自己经历许多艰辛,排除许多干扰,克服许多困难才走到今天,付出的心血也是极多的,所以虽然面对许多艰难险阻,但我想任何一个组织,都会面临困难,非此即彼;其次,对我而言,留下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而人不能总是推卸责任,凡事只要参与就意味着责任,不承担责任只享受利益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最后,选择离开就等于选择放弃,是放弃了一种机会,一种挑战,一种直面困难、挑战和机会的勇气。所以,促使我留下的也许是潜意识里想要圆的梦,也许是内心深处淡淡的不甘放弃,但不管怎样,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成长与组织的发展协同起来。
对于个人来说,有些成功可以脱离组织的成就来判断,因为有很多职业经理人在经营失败后身价并没有降低多少,也有好些教练,在球队失败后薪水并没有少拿,甚至换个地方待遇更佳。但总的来说,个人事业的成功是基于组织的成就的,特别是组织的决策和管理高层人员。所以,在我看来,理想的成功模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加入成功的组织跟它一起成功,另一种是带领或者帮助组织走向成功或更加成功。
因此我想,对于一个希望事业有所发展的人而言,选择加入一个理想的组织(团队)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万事大吉,而只算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融入到组织的事业发展中去。如果这个事业恰好是自己所钟爱的,而且确实会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那么,让自身的能力结构围绕着组织事业发展去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并且这还不够,因为有了这个前提作为基础,那么可以预料到了一定层次之后,必定会顺理成章地参与到组织事业的发展规划中,这时,自身的职业规划就不再是简单的个人的事情,其实就有一个与组织发展协同的问题出现,特别是当个人的意见、个人的选择直接关系或影响到组织的发展,或者对组织发展举足轻重的时候,个人的职业规划,就实际不可避免地要围绕着组织事业发展的规划来展开,也许,个人的职业规划可以反过来影响组织的事业发展。而且,对有些人来说,这个问题是必须很早时就意识到并进行规划的。
也正是基于上面几点,我想到了这个命题——与竞争共舞,在成功中成长!就是要以自己的努力促进组织的发展,以组织的发展成就自己事业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竞争是手段,是伴随着事业的发展而永不消逝的,无论是个人方面还是组织方面。而成长也已经不再是简单孤立的个人的成长,而是个人伴随着组织事业的成功一起成长。
点此阅读全部职业规划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