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求职参考正文
 

初入职场者谏--走人篇

来源:天涯社区   发布时间:2005-11-25  作者:碧海清天   编辑:janny

阅读:3918  打印   RSS 字号:||

(一)跳槽

 经过了长期的铁饭碗与终身制之后,中国人迸发出了惊人的跳槽欲望,跳槽已经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流行词。记得我告诉青岛开发区一位领导我跳槽了时,他幽默地说,现在的人脚底都象踩了风火轮一样,一年不见面,到原单位找人找到的概率还不如到五四广场兜兜碰上的概率高。话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应了当今社会跳槽频繁之高。

跳槽的潇洒后面隐藏着许多职业生涯的酸甜苦辣,固然有许多跳槽是员工追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结果,但更多的跳槽其实也是一种无奈,比如在原来公司里面领导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与信任,不肯再给自己机会,或者部门里面有能人站在自己前面,“既生瑜,何生亮”,没有出头之日。不管什么原因,对跳槽一定要慎重。因为跳槽往往意味着新的开始,你可能又有了一张好去尽力描绘的白纸,但同时你过去尽力描绘的东西也有可能被一笔勾销,要重新开始再一个创业的过程。

即使是找到了更好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在将离职申请递给上司前,最好先一个人找个咖啡馆坐下来喝一杯,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真的是个机会么?是因为它给你的起点比你现在的位置高,还是虽然新的起点比你现在拥有的低但发展的势头估计会更好呢?如果是后者,我建议你再重新分析一下,中国人有句老话言犹在耳:“一鸟在手,胜于十鸟在林”,对方描绘一个灿烂的远景但却不肯承诺,这样的收益是应该看概率的机会收益的。同时也要分析一下,在现在的公司里面你的处境,你是否还有机会,等等。记住,人的一生中最令人伤心的事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做了错误的选择,不尊重自己选择权的人就为自己埋下了后悔的种子。在面对跳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受些非理性的因素的干扰,老在想过去的企业哪里不好,认为不管换到任何地方都会比现在的企业强,并以这样简单的逻辑出发确定自己的前途。这样是要遭受惩罚的。事实上各个企业之间尽管管理水平可以划分成三六九等,尽管有的企业吹得天花乱坠,有的企业广告满天飞,但从根本上来说,管理上差别都不大的,而且制约许多企业管理水平的往往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却常常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人事问题。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可能上。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新人来说,现实的情况总是与理想存在差距,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问题时,便会轻易产生跳槽的想法。结果蜻蜓点水似的换过几次工作之后才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几乎到哪里都存在,白白荒废了自己发展的大好时机。

如果是因为在原先公司碰见天花板了选择跳槽,那就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自己碰到了天花板,是体制原因、是能力原因还是信任原因,还是机会优先的原因。不同的原因需要我们拿出不同的处理办法。

如果是体制原因,要分析体制发展的趋势,要分析体制中的特例,分析自己的实力。如许多韩国企业部门负责一级的重要岗位都是由韩国人担任的,部门内主管一级的重要岗位往往是朝鲜族员工优先的,如果你的这个小组里有比较能干的朝鲜族员工,而且他的资历也不错,这样你就可以判断自己的前途了。有的天花板更明显一些,象以前许多日资企业或台资企业大陆职员是不可能担任部门负责正职的,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天花板,松动的迹象就是特例,所以要深入地分析特例,分析特例发展的趋势,观察他的优缺点,并与自己对比,从而确定自己的机会。一般说来因体制的原因跳槽是比较明智的。虽然这些企业也会出现特例,比如说90年代末外国企业在中国实现管理本地化就是一个特例,坚持下去的人得到了机会,但等这样的机会的付出可能非常大,能否等到也很难说。我从青岛最后一家公司离职,相当大的原因也是从看到了体制上存在的天花板,我从它第一届董事会后的干部任命名单中看到了公司对人事后勤工作的定位与认识,从而预测了自己在5年内不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就选择了离职。我离职的时候企业效益非常好,由于开工足,收入飞速上升,许多员工对我的离职有点看不懂,但我本人对这次离职从未后悔过,面对一时的经济利益,我非常明白毕竟一个发挥的舞台与缩短进入成功者行列的时间才是最关键的,而这点在在那里做不到。

如果是能力的原因,更要慎重。因为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为了躲避竞争选择辞职,想走条捷径,还是比较危险的。这时除非你得到了一个比现在好得多的位置,且基本具有对自己所负责工作的独立自主权,能掌控未来的竞争,不要轻易选择跳槽。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其实也是以相当的能力打底的。多数人能力还是处在办事人员这个层次上的,搞好管理还是需要点学问与魄力的,所以要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果还没有升华到管理层面上,在大的企业里面做个文员,按部就班地寻求发展,未必比到小的企业做个经理差。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如果是因为信任的原因,就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争取在原先企业把问题解决掉,再离职。许多人面对问题,不想从主观上去接受教训,改善自己的处境,总想通过跳槽,给自己一个新的环境,掩盖过去的问题。这种想法对新人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我有一个同学,北方人,能力很强,但脾气非常暴躁,在公司里面为不了点多大的事情就会与同事起冲突,轻易就敢向自己的上司开火,结果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在企业里面做不多久就觉得处处受制,最后往往一走了之,他告诉我一年内他换了3家单位,这样的职业生涯对个人发展、经济收入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每次换工作往往都有一个试用期,试用期内员工的付出往往是正常时期的几倍,而薪水却要低得多,再有,工作的间歇期、求职的成本都是对自己经济收入的一大侵蚀。而且通过改换工作规避的问题,就不会从中得到教训到新的企业后过不多久就会故态复萌,从而在新的企业再次遇到职业发展的障碍。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职场 辞职 的新闻 关于 职场 辞职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