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求职参考正文
 

初入职场者谏--走人篇(2)

来源:天涯社区   发布时间:2005-11-25  作者:碧海清天   编辑:janny

阅读:3918  打印   RSS 字号:||

说这些的时候,我只想让大家争取把每次跳槽价值最大化,绝不是反对跳槽。事实上,许多时候,跳槽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一个企业呆久了,除非个别的几个明星人物,除非有很大的建树,大多数员工逐渐地淡出了领导的视野,得到的关心和支持也就少了,他们成了公司的隐形人,这样通过跳槽,可以让企业再次发现自己的价值。必要时我们甚至可以把跳槽当作一种手段,通过从其他企业里拿到一个好的职位,给我们的管理人员一个震动,让他们重新评估我们的价值。就象直到牙痛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牙齿的存在一样,当管理者面临着我们制造的麻烦的时候,他会意识到自己的忽视是多么的不应该,有时他也会采取措施修正自己的错误。但使用这个手段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处理得要艺术,手段不能太过激,要显得对企业、对同事非常的留恋,要让人认为你是在为了谋求个人发展,如果你表现出的是一幅对公司毫无忠诚的拜金嘴脸,企业会丧失挽留的兴趣的。同时使用类似的策略时也要注意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企业也是在面临着选择,许多企业对制度与原则有着近乎狂热的忠诚,不喜欢开特例的。所以这个手段一旦采用而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就应该非常坚决地执行跳槽计划。

有的员工在工作没有落实好的情况下以跳槽为手段要挟公司寻求加薪或晋级,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一般公司面临这样的情况都会选择放弃,而不会接受要挟,因为一旦先例开了,会对其他员工带来示范作用,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我在青岛服务的一家公司在刚成立的时候,曾将自己几乎全部的骨干工人派到上海的兄弟单位工作,由于某些原因,该批工人在上海罢工,青岛公司在做了大量人事工作后,工人仍拒绝复工,公司解雇了该批所有工人。由于他们都是经过大量技术培训与实践的骨干,这样的处理给公司造成的损失非常大,直接影响了公司开业之初的生产组织工作。但如果不这样处理,树立了恶劣的先例,也许会给公司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等公司规模壮大后如果再发生问题,造成的损失会更大。在面临这样的要求时绝大多数公司的反应还是可以预测的,如果发现公司不做出积极的回应,再谋求留下,对以后的发展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了。所以,以子虚乌有的机会来表示自己跳槽决心的坚决,以达到在原公司内发展的目的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跳槽对企业、对个人都是件大事,跳槽前要仔细阅读自己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分析公司的对人员流动的文化与上司的态度,如果对能否成功跳槽没有把握,可以先想办法试探一下,一旦明确提出跳槽,就要尽量争取跳槽成功,如果不成功,窝窝囊囊地留下,在这家公司也就进入个人发展的垃圾时间了,在领导眼里丧失了忠诚度的员工,是不会有发展的空间的。也是在这家企业,有一名质量管理人员,因为得不到晋升,向公司提出辞呈。但公司出具了送他去日本培训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向他索取大笔的违约金,而他又不想支付,这样事情就僵了下来,事实上他的个人发展也从此被打入了冷宫,后面还有四五年的时间,我真的没法想象他怎么消磨这段人生好时光。

跳槽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有统筹规划,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力争使自己的每一段职业生涯都能发挥出作用,不能只盯着钱,将自己的职业履历做烂,让人产生万金油的感觉。我工作中曾面试过一些人,有的在短短的五六年的工作时间里竟然先后做过财务、人事、销售工作,每样工作都没做多久,也不可能做多深。我对这样的人的感觉就是他要么是个天才,要么是个废才,因为他无论把哪项工作做到极致都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了,一下亮出三块,谁不得掂量掂量?

(二)离职
 
  离职时的一举一动,都在反映着一个职业人的专业程度。离职也是真正考验一个人职业道德的时候。跳槽和做人一样,讲究的是好聚好散。世界很小,职场更小,即使能彻底地断绝与原来公司交往的一切可能,我们还是无法保证日后不与自己过去的同事发生交往,毕竟他们也是流动的,相近的资历与共同的经历都将可能把我们与他们继续限制在一个更小的职业领域中,日后见面甚至是合作的概率还是很高的。所以离职的时候保持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继续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非象有些人想象得那样是迂腐的表现,而是一种着眼于长远职业生涯的表现。作人也是需要塑造品牌的,在这个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就要去追求尽善尽美,不要让在这样的垃圾时间里的表现给自己辛苦塑造的品牌带来污点。

相信这样简单的道理,跟大家一说都不难明白的。但就我的观察,多数人在离职这个环节做得并不好。许多人缺乏自制力,平日迫于生存、也可能对提薪、晋升之类的事情还心存期待,表现还是非常收敛的。而一旦到了离职时,就觉得没有必要顾忌什么了,可以痛痛快快地做人了,所以往往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其实离职时你面对的不仅是你的上司,还有你的同事,你这时的所有作为都会给他们留下印象。所以这样做看上去是出了郁积在心中的一口闷气,很是爽了一把,事实却正是这些事情把自己辛苦塑造的职业形象破坏殆尽,为人所轻。因此,如何划好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个逗号,也是值得我们好好思索一下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职场 辞职 的新闻 关于 职场 辞职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