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云还在考研之路上勤奋刻苦的时候,她的同学马某却已经从工作了两年的普华永道事务所跳槽了。 近年来,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开始加紧英文水平的提升,这源于近年来在业内人士中流传的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即“会计用人单位都非常看重实践,而‘四大’对广大应届毕业生敞开的‘博大’胸怀,使得广大会计应届毕业生看到了‘找到待遇高单位’的希望。”某高校会计学院就业处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应届毕业生去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充当的都是审计助理角色,即通过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金盘点、存货盘存、撰写工作底稿等工作。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普通中小型事务所的审计助理的工资水平在1800~2500元左右,而“四大”所的工资水平要高一些,一般在3500~5000元不等。如此显著的工资水平差距,使得应届毕业生纷纷向往去“四大”所工作。 “但是‘四大’对入职的员工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上述会计学院就业处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从马某那里了解到,“四大”的应聘表全是英文格式,而且从面试到试用要进行多轮的笔试、口试。而在这些或笔试或口试中,整个流程基本上脱离不开英文。 去年,德勤抛出一项1.5亿美元的人才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德勤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将增长4倍;而其他三所亦不甘示弱,安永宣称未来4年内工作人员将上升到8000多人,普华永道与毕马威也相继表示要在中国境内开展人才扩张。 马某告诉记者,“四大”的淘汰率也很高,由于工作强度太大,如果两年以后未能升职,一般也就到了该辞职的时候。“不过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的时候,都很看重‘四大’背景。他们认为在‘四大’呆过的人,实践能力要比其他人强。” 由于“四大”所承揽的业务,大多是大规模甚至跨国公司的业务,因此其所接触的会计规则和相关处理,要比国际趋同前的国内会计准则更接近国际化,因此其人员的相应业务水平总体来讲比国内其他的财会人员要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顺利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小云对记者说,她当时也曾经考虑过努力进“四大”的,“但是尽管我的英语笔试成绩不错,但最后一轮面试与一个合伙人对话时,70%都没听懂,当场就懵了,也当场就被淘汰了。” 如今的马某,从普华永道跳槽后到了一家软件公司当上了财务经理,成功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跳跃。 把“四大”当成职业“跳板”,马某成功了。而那些千千万万的还在热衷于拿“四大”当“跳板”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们,等待他们的,难道都是未来这“成功的一跃”吗?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使得国家对懂得并娴熟运用新会计准则人员的需求缺口增大。因此,当前所有财务人员都要尽快了解新会计准则,努力做到与国际接轨。而作为未来财务人员中流砥柱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们,更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学习新会计准则,为日后的求职打下坚实基础。 后记:记者把采访到的相关信息跟小云交流,小云突然就沉默了下来,爱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忧郁,但是她说她无路可退,而这是她坚持考研的最后一年。“如果明年再考不上,我就只能找个工作先干干了。你也为我祈祷吧!”小云突然笑了起来,然后就跟记者道别,去图书馆继续她的英语模拟考试去了。夕阳西下,小云的背影在记者的眼中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