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火灾事故调查组公布的材料说,因起火而坍塌的衡州大厦,从工程立项到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一直到工程使用,没有一项是合格的。图纸私自设计,任意修改;施工时随意增加建筑面积;通过编造虚假合同和许可证补办手续;没有组织验收便投入使用。然而意味深长的是,衡州大厦从批到建再到用,没有一个环节经过合法审批,大厦的开发商永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革却一一“搞掂”了。
李文革在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没有通过正规设计单位,擅自施工和雇请设计人员,设计了两套图纸,一套用于实际施工,一套用于报建,私自更改了规划平面布置图,将衡州大厦原来三栋平行建筑楼,改为“回”字形的建筑楼,并且将设计的7层楼增至8层,局部增至9层。
李文革事实上的的确确创出了衡阳商界的一个神话。“从六七年前白手兴家,到目前永兴集团已是城中实力最强的房地产公司,李文革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衡阳数得上的富豪。衡阳城中最高的一幢建筑物‘永兴阁’,就出自李文革的手笔,因为他住在顶楼32层,老百姓便开玩笑说‘他是衡阳地位最高的人’,大家对他是充满敬佩”。
衡州大厦建设通过那么多的环节成为“豆腐渣”工程,而负责把关检查的部门竟然一个也没有发现;如果没有火灾,衡州大厦还是合格工程;这就难免使人产生疑问:难道“豆腐渣”之类的建筑工程只有天灾才能检验,只有意外事故才能暴露吗?若真是这样,建筑审批部门、监察部门、监督部门还有何用?
四、胡志标──一代“标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灰色指数:★★★
灰色记忆:原爱多总经理
2003年6月19日,胡志标因票据诈骗罪、挪用资金罪和虚报注册资本罪三罪并罚,被广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入狱20年,罚款65万元。
“无论如何,谁也不能忘记他曾经开创了中国影碟机的一个时代。”一家DVD厂家的老板在评论爱多昔日老总胡志标时如是说。将“标王”与“阶下囚”的身份集于一身,在中国的企业家里面,不说绝后,恐怕也是空前的了。赌徒心态和信誉问题决定了他的失败,检索一下胡志标的兴衰史:高中读完便开始闯社会的胡志标在创办爱多之前,在老家中山先后从事了电视机修理、生产买卖变压器等诸多工作。1995年7月,和儿时伙伴用4000元资金创办爱多,一年不到成为“标王”,国内影碟机行业也在胡的大力鼓噪之下,开始其高速膨胀的“黄金时期”。1998年爱多在鼎盛时期销售额达16亿,然后是1999年出问题,2000年7月,破产清算的广东爱多实物资产仅剩320万元,确认欠款4.4亿元。6年不到的时间胡就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循环,真可谓“其兴也勃嫣,其亡也忽嫣”。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曾是爱多家喻户晓的一句广告词,但现在,胡成了其最好的注解。探讨胡志标的沉浮是有意义的,他为转型时期的内地富豪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解剖标本。问题是,在中国的富豪队伍里,还有相当部分的胡式人物。当中国经济走向更加开放和规范时,希望胡志标的悲剧能促使其他富豪警醒。
五、劳德容──叱?商界十余年的传奇“女局座”落马
灰色指数:★★★
灰色记忆:原深圳能源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劳德容“落马”了,就在其即将功成身退的59岁这一年,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四项罪名,涉案金额超6000万。劳德容非法收受他人钱财,合计人民币778129908元、港币50万元、美元13.9万元,构成受贿罪;劳德容还被指控挪用公款港币500万元、人民币800万元,构成挪用公款罪;劳德容还被控滥用职权出借公款,给公司造成港币2200万元的损失,构成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劳德容还有总计人民币10780109.42元、港币4617758.14元、美元4.1万元的个人财产,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劳德容一案调查、侦查所取得的证据材料,最后装订成为了34卷检察案卷,摞起来足有1米高。
1991年1月,劳德容“下海”,只身南下到深圳创业。经过10年的奋斗,深能源集团成为了一个总资产达135亿元、净资产达80.06亿元的一类一级大型集团化国有企业,下辖两个电力上市公司。伴随着深能源集团的迅速壮大,劳德容声名鹊起,成为了全国知名的企业家,荣誉、鲜花、掌声向她和她所领导的企业纷至沓来。1995年,劳德容作为中国妇女的代表,出席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2002年,全国首届33名“创业企业家”,劳德容也名列其中。所以,当这个头顶“知名企业家”等无数光环的传奇人物突然落马,令同行唏嘘不已。
年薪百万却依然将手伸向了国有资产,劳德容在自我辩护时表达了深深的悔悟。“我已经59岁了,想在退休前为自己、为家庭再找一些机会。而且,与同时期创业的私营企业家比,我总是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她在“忏悔书”里写道:“希望自己倒下去的案例能唤起更多人的清醒,提醒他们遵纪守法,从我身上吸取教训。”“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当家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吃点拿点没有什么”。她深有体会地谈到社会舆论监督的问题:“当初我的行为,如果有一两件被媒体点一点,也许我都会收手了。现在才觉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曝光,其实真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和挽救呀。”
六、艾克拉木·艾沙由夫──好一朵人间蒸发的“啤酒花”
灰色指数:★★★☆
灰色记忆:原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啤酒花董事长艾克拉木“人间蒸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啤酒花的股价表演高台跳水,从16.50元左右的高价直扑4元整数关,连续跌停,一步踏进ST行列,让见多不怪的中国股民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