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三十而立
还有一个小时我满三十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三十岁是一个男人事业生命和思想生命的起点。二十岁的时候太青涩,戴了冠也还弱的很。可能有体力,有梦想,有冲劲。但是没经验,没智慧,没阅历。我前几天回家,翻看以前的相册,看到我和少爷在西安酒店里的合影,少爷一脸坏笑地冲着镜头挤眉弄眼,当然,现在他也这样。但是脸上的沧桑却再也掩盖不住,他最近换了很牛气的英文名字,学洋人的习惯签名的时候写P.S, 我想这个人倒是有点自知之明,知道现在自己的照片惨不忍睹,所以时刻提醒自己要记得PS一下再让人看。
马三立拿自己开玩笑,说自己是老马,三条腿了,还在那立着。我想他先君给他起这个名字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古人说三不朽,曰立功,立德,立言。三十而立,想必需要立起来的,是这些东西。
我在事业方面有着极为矛盾的想法,我考大学之前自己做过深刻的思想斗争,心心念念的是去学中文,这也符合我的性格特点,软弱,善良,不喜竞争--当然,这也许是我深层次的性格特点。因为就在前些时日,有位老友很深刻的点评我的性格,是好胜,强势,咄咄逼人。我虽然表示受教,但是心中充满了困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双重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我能保持这样的双重精神,而没有引起分裂,实在是我的大幸。我这位诤友所点评的性格,就代表我在事业上的另外的想法。诗酒风流之外也想封疆裂土。我有这样相左的志向,并保持了半个甲子,也算难得之事。
前几天和一位文化界的朋友喝茶聊天,他是圈里的前辈,几十年湖海飘泊,经历也深。偶尔谈到金庸的人物,我说我觉得我像张无忌,所以我最喜欢张无忌;我那位大哥闻听此言,猛地一拍大腿—让我误以为他出门的时候忘了锁门。且说他一边拍大腿,一边言道他也觉得自己像张无忌,那位大哥圆脸圆眼,整天笑咪咪的,就长相来说,像说不得大师还差不多。所以我理解他所说的相像自然也是性格。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想知道我的性格特点,我一般脱口而出的,总是善良和敏感两个词。前者承继于家严家慈,他们也都是善良本份的好人。后者则承继于我不愉快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跟随我的祖父祖母生活,颇经历了一些人情冷暖,那个时候我父母在关山万里的外地,我不受老人的喜爱,只好自己安慰自己男儿当自强,不过我那是年纪还小,不能从深刻的层次劝慰自己,只好向命运低头,采取低眉顺眼的态度。我忘记了具体的年龄,但是可以肯定地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看别人的眼色。这样的经历对一个孩子的负面影响,要在他长大以后,处理事情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
我三十岁了,很想在自己的性格方面有一点点地突破。在我看来,一个男人最好的性格就是温润如玉,就像我曾写过的老肖。所以我也很希望我能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某天我和老王闲谈,我说你觉不觉得我现在有点温润如玉的感觉?老王斜着眼睛看了看我,冷静地劝我别再侮辱玉了--看来我高估了自己的进步,可能也有一点温润,但是还没到玉的境界--那么,温润如玉就算做我在三十岁的时候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吧。
很多朋友都看过拙作—审计师的浮生六记。这本书得来实在偶然,乃是应我们公司一位同事所请,为我们的内部刊物所撰的连载,谁知那本刊物出了几期之后便告夭折,我这篇小小的文章却顽强的活了下来,还得到了很多温暖的鼓励。我以前常常听说一个人的创作力在三十岁之前会到达顶峰,之后就会慢慢退步,所以很多人的成名之作都完成于三十岁之前,比如郭沫若,比如曹禺。当然这个事情还有很多反例,比如金庸,比如钱钟书,比如王小波。我的这本小书万万不敢和这些以上这些黄钟大吕的文字相比,我真心希望,我也能作为一个反例,把这本小书当作自己的一个起点,像鲍鱼大哥教导的那样,慢慢写,慢慢写,写出一店滋味来。这就是我在立言方面的总结和愿景。
三十岁即将来到,这是很自我的一个时刻。我在这样的时候许一点小小的愿望,很简单,也很虔诚,希望自己爱的人,以及爱自己的人,全都幸福,快乐,对每一个新的一天都充满期待和希望,因为那才是人类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