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写这本书的本意,是想借助书中人物,来谈谈自己对职业生涯的一点很自我的感悟。钱钟书先生对职场早有妙喻,将之比为围城。相信大部分的人在进城的时候全都对城中的风景抱有期待和希望,不论刚刚毕业还是中途跳槽想来皆是如此。待到在城中呆得久了,感觉逐渐迟钝,风景慢慢褪色,自然又想从城中出来。然而进城的时日已久,总会生出一些惯性,人事已经熟悉,环境早已适应,出来进去,并非从心所欲,必须动心忍性,方能破围而出,其间风刀霜剑,问心可知。这本小书想说的,就是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文中的人物全属杜撰,好像钱师捏出一个方鸿渐一样,我也想把好多人的性格经历综合起来,捏出一个辗转破围的主人公。他所经过的事情,可能你也经历过,经历着和即将经历,那么不管这样的经历是否精彩,都希望可以作为一个启发,帮助你轻松破围。
里面涉及一些公司和事件,也全都属于作者的杜撰,若是有些似曾相识,也只能解释为巧合,因为生活本来就充满着让你惊奇的巧合。
(一) 芳萱初生时,本是无忧草
九河财经大学是九河市一所比较著名的大学,所谓“比较著名”,是说也确实要经过比较--和城里其他几所三流院校相比才能算著名;著名的范围也有限,只在本市著名。某次学院的领导(那个时候还叫学院)很自豪的在迎新大会上宣布,这个学院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可以排进前100名。但是后来据很多人反映全国财经类院校加在一起应该都没有100所,所以获得这样的排名实在无可骄傲。
九河财大原来叫九河财院,全校师生都深以为憾,觉得学校的牌子不太响亮,恨不能把学院的前面加上麻省或者加州。全国院校大合并的时候,大家的心中全都充满希望,幻想着九河财经学院可以摇身变成华北财经大学,立论的基础很单纯,东北有财大,西南有财大,东南也有财大,出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六合八极,几个方位都占全了才是完满的气象。所以叫华北财大简直天经地义。不料等来等去,花开花落容颜老,两届的学生都毕业了,学校的名字还是没改。一直不尴不尬的叫财院,有些学生便破罐破摔,给学校起外号叫做:“菜园”,当然这也有根据,此校校史悠长,很多慈眉善目的老先生讲课之余,还会满怀感情的追忆往昔,均说当年的学校确实被一大片菜园包围,其言凿凿,好像在为这个外号作考据,所以越传越广,慢慢的这个别名在校里校外的全都传遍。大家叫着菜园菜园的,反倒觉得发自内心的亲切,好像自己的气象也因此变得田园一些,很有些悠然见南山的调调。
但是学生们还是不能免俗,菜园种菜之余,纷纷为五斗米折腰。那个时候安然还是良好公司的标牌,国内几个巨无霸的会计师事务所正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每年都要从各个大学招很多新人。虽然该校很多前辈的师兄师姐回校介绍经验,常常一脸凶霸霸的吓唬小朋友进了事务所简直像进了地狱一样。但是言谈之间也会得意的提及体面的薪水,优越的环境,周到的培训和大公司盛名之下的光环,小朋友们全都听的直流口水,纷纷生出慈悲的心肠,一心一念的希望自己也能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