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中秋前两天我约了一个朋友在国贸写字楼门口见面,那个时候正是黄昏时分,天色已经慢慢暗下来,国贸A座的门口有一家哈根达斯店,暮色中不断有国贸里面出来的职员行色匆匆的走进冰淇淋店,出来的时候手里都提着或大或小的一袋月饼—想来是公司的中秋福利。遥想当年我们公司在中秋时节发的月饼—堪称节俭过节的典范,上面还印着FES的LOGO,表示这是选用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服务的好处。我想这盒月饼其实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实在彰显一个公司的气派。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想到一个新的话题,可以像之前的一篇一样,啰啰嗦嗦的和刚毕业的小朋友说说我个人选择公司时的考虑。同样要唠叨一句的是,我所说的这些观点还是很自我的看法,我一直都鼓励小朋友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我的这些闲言碎语就算做一个供大家参详的信息吧。
首先说说去国企,私企还是去外资企业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毕业的时候从来没有萌生过去国企或是私企的想法,当时的想法当然很幼稚,就是简单的认为,那样的企业实在土里土气。这样的观点估计会遭人愤恨,要知道,当时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国有银行。所以在当时这样的心思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观点倒是没有改变,不知道是不是被会计师事务所洗脑的缘故。但是在我心里还是认为,如果有可能,最好还是去外企锻炼一下(当然我这里和后面所说的外企全都指相对纯正,具有一定实力的外企,假洋鬼子开的外企不是外企),如今我已经30岁了,想法当然应该成熟一些,为什么如此主张当然和是否土里土气没什么关系。我坚持大家在职业生涯之初到外企锻炼一下的理由稍后再说,先说说我前几天看到的一篇好文章。那篇文章是一个跨国公司的老总写的职场心得,观点新颖,语言清新,实在是一篇好文章。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正吵着要换行业,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虽然想法愚蠢,我也不好意思用拳头恐吓或者以大棒要挟,只好找来这篇文章推荐她看,我想可能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旁敲侧击更加利于她幡然悔悟,浪子回头。(她是一个女子,可是我若说她是浪女,估计她不会满意。)没想到这位朋友看完了此文,对我抒发自己的读后感,竟然是小朋友毕了业千万不要去外企,因为外企剥夺你最好的青春年华,外企的规模越大,你从事的工作可能技术含量越低,十几年之后,你的竞争力会不断下降。到时候若是没有好机会,难免不下岗。我听了这样的观点大为意外,一方面为了她没能看出我想让她看的那一部分感到深深的遗憾,另一方面,我稍感欣慰的是,虽然她得出的观点有点偏激,但是至少体现了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古人说鱼与熊掌只能考虑一样,那么,作为我的朋友,她可以不听话,但是至少要有脑子。
现在我来说说我对于她的观点的一点思考。在某些方面,她的顾虑是真实情况。我身边有很现实的例子,当年我在火车驴拉工作的时候,我所供职的部门有个气派的名字叫做全球会计业务中心。这样的名字很有威慑的作用,别人想来都要觉得这是一个堪比FASB的部门。(Financial Aounting Standard Board,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但是你若身入其中,便会感到深深的失落,觉得这个部门可以改名字,叫做全球最傻会计业务中心。因为里面的200多同仁所从事的全都是不需要动脑子的会计处理,我相信经理级别以下的同仁们平日中用到的会计分录可以不超过4个,经理的责任重大一些,但是也不超过6个。在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公司旗下工作,但是每日里做的全都是些最初级的会计处理,心里难免能够保持平衡。这样的工作在很多跨国公司都有,你顶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帽子出门,但是回家之后就要穿麻袋,这样的心理冲突需要员工有很高的EQ。以上的例子我用来支持我朋友的顾虑,但是我也得说这并不是普遍现象,我相信很多外企还能够保持水准,令人尊重。比如我在K记的时候有很多外企客户,刚进去的一两年也要打杂,但是如果你能忍过前两年,那么后面还有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待你,很多时候,还需要你有理解力和创造力。你若想上位,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也可以给你提供无限多的机会。
下面我来说说我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外企情结。若是几年之前,我所列举的外企的好处可能不够有格调,但是确实很现实,并且吸引人。比如你在公司的时候,有很多讲英文的机会,要是你10年前在火车驴拉供职,你会发现连流水线上的Line manager 都是美国人。还比如,公司内部有很多全球的培训,每年的年初,公司的网站上面会列出课表,你不选都不可以。里面不乏一些很实用的课程,比如,美国证监会最新政策的解读,美国会计准则的释义,还有一些公司高层的演讲,虽然空洞乏味,但是可以当作练习听力的材料;再比如,你出门的时候,你可以住很好的酒店和很体面的食物作为你辛苦出差的酬劳,此外,公司的福利也不错,午餐是免费的,好得可以让你的体重直线上升;公司的住房公积金是社会平均水平的两倍,你要是做了一个小项目,还能得到一张奖状和一笔小小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