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对王小姐也越来越无法忍受了。王小姐性情率直,常常训话我们注意仪表,讨论问题不要太大声,而她本人打电话从来不避讳,关着房门声音还能穿透整个部门,特别笑起来惊天动地。偶尔也与我们一起聊天,讲到作为员工,应当公私分明,即使出差也无法忍受做私事,话题一转,说比如M(一员工),上次出差竟然两天不见人,后来说感冒了要休息,私自回家睡觉去了,要是别人,我早让她走人了,只是我比较喜欢她,觉得以后会自觉点。唉,M的事情,反正我们也不知道,就别说了嘛。除了对员工个人好恶毫不掩饰外,工作上唯名校名企是瞻,要是某员工有“名背景”,则较为“重要的”项目肯定会给他做,其他人的工作底稿也需要经过他的复核才能送到香港部门经理二级审核。间或香港某经理反馈说深圳某某人某次审计底稿写得不错,那么该幸运儿立刻摇身为龙。这些也许不应该是王小姐的问题,毕竟她没有这方面能力,无从判断优劣,只能从侧面评估,也可能她压力比较大吧,那个年代港人面前负责一家办事处,不想出什么差错。
不满的情绪偶尔也带回了家,作为不是应届毕业生的新人,我承接的都是最烂的项目,没那个能力做成花,也从来没有入过王小姐的法眼。还没能呆上三个月,就开始找新工作了,尽管同事们很多为我惋惜。前面说过,这家事务所是我迄今为止最为失败的一次选择,就算在Z所明确声称不接受实习生(其实他们还是愿意的,头一个月我们确实是白吃饭)的情况下,真正开始工作,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S部经理就找我谈话,希望毕业后留下来。在以后的工作经历中,还没有在哪个新公司“试用”超过两个月的。对于离职,还有一个没有在同事面前提起的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婆的工资高我很多,确实有点没面子。而且这种没面子,伴着我很久很久,希望,一直没面子吧,也挺好。
(九)
新的公司R其实不是十分满意,只是实在不愿意继续在王小姐下面工作,所以还是走人了。王小姐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挽留之意,几乎没怎么交接,只半天,就可以安安静静离开了,不知道这么干脆的离职速度以后会不会被打破。R公司是做寻呼的,工商局注册是内资,其实是曲线外资,因为中国对于电信行业外资进入有些限制,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关于工资的要求,再次表现出了我的嫩,要求3500,经理相当干脆地说没问题,试用期3200,转正后会提高10%左右,三个月后工资条变为3800。人事部总比财务部抠门,尽管第二个月财务经理已经认可为R公司的一员了。
2001年下半年,寻呼行业正加速萎缩,我总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去不适当的公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R公司的这几年,工作强度几乎没有,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外在的,中级会计师、CPA都是在R公司期间通过的,内在的,对集团报表合并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对财务整体规划及资金初步营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首先说说合并报表,作为寻呼行业,各地都有子、分公司,而且业务类型几乎一致,之前已经统一了会计科目与报表。按道理,合并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好像没那么简单。R公司的合并报表主要由主管H小姐负责,另有一助手小W,财务经理Y本人也操刀某些合并调整项目,财务X除了日常工作外也负责母子公司间往来对帐调整。我主要接手主管H的工作,她已经离职,交接期一天半,因为第二天就是她离职的日期。时间比较紧张,H说话的速度很快,交接第一句话就是:“我只说一遍,你要听清楚。”H主管没食言,说到做到,工作上的事情,确实只说了一遍,这一天半,给我的感觉,她很干练。临走,Y经理嘱咐留下她的手机,以免日后有事情可以咨询。H写了张小纸条,姓名,电话,然后说:“有事找我,但别总找。”纸条上字体洒脱,颇有男士风范。H主管走后,好像也没什么很特殊的事情,就一次也没麻烦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