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资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汽车业的走向,使得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制造厂在当时一汽、二汽、上汽等三大汽车集团绝对主导的中国汽车行业里,仅仅凭借一款技术和品牌都难称一流的海狮面包车迅速崛起。此后,1999年华晨在香港二次上市,融资13亿港元;接下来,华晨又辗转回国,通过控股“华晨集团”、“金杯汽车”等上市公司,再次筹集资金10亿余元。
尽管由于时代所限,后期深陷纠葛之中的华晨未能按照规划实现汽车帝国的梦想,但早在20年前就精通资本运营的仰融以CEO与CFO合二为一的角色,仍然在本土企业资本运营史上配得上一枚终身成就奖的荣誉金牌。
相比于华晨汽车在本土企业IPO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言,13年后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百度则无论在技术操作环节还是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已经成为本土企业IPO的一个典范。
2005年8月5日,百度公司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7美元,开盘价每股66美元,收盘于每股122.54美元。以百度上市首日39亿美元的总市值为基准,当时只有区区300余人的百度也实现了一次空前的造富运动:百度的CEO李彦宏身价超过了9亿美元,跻身于中国富豪榜前五名;百度上市的操盘手CFO王湛生身价4220万美元;百度O朱洪波身价4220万美元;百度CTO刘建国身价3904万美元…… 尽管是在李彦宏创立百度五年后才加入这家公司,但王湛生对百度的贡献在相当程度上并不亚于这位技术天才。在2007年底,王湛生因意外事故辞世之后,痛折一臂的李彦宏在内部邮件中高度评价了王湛生在职40个月里实现的CFO价值创造:“2004年9月加入百度后,Shawn(即王湛生)首先部署完成了公司的NASDAQ上市工作。上市之后,他进一步帮助公司完善各项财务及信息披露流程,使我们顺利通过相关‘萨班斯法案’标准要求的审核。在他的带领下,百度今年不仅成为全美股票交易量最大的四个公司之一,也成为首家进入NASDAQ百强成分股的中国公司。不仅在财务方面,Shawn带领公司法务部和人力资源部,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Shawn的领导下,公司法务部已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一个又一个重要官司的胜诉,为公司业务顺利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管人力资源工作之后,公司在培训、员工关怀方面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感受到Shawn为我们所付出的努力。”
通过上述两个标志性案例的对比,我们可以约略看出近十几年来本土企业在IPO上的实质性变化。在仰融的案例中,其资本运营最大的难点在于对IPO路径的设计(仰融的设计也影响了整整10年的本土企业海外融资路径),由于要刻意规避当时尚处于封闭状态的资本监管政策,因此也埋下了日后爆发的地雷,导致最终难逃“先驱成为先烈”的命运。而今天市值已超过1000亿元的百度,其资本运营的难点已经转向了全球所有上市公司的通用问题——实现股东价值的创造。在产权结构清晰且资本市场有效的双重前提下,IPO真正成为优秀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最优路径,而CFO也因此赢得了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应有的地位,负责制衡管理层利益、股东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等多重利益的冲突。
在这其中,强烈的规则感是本土CFO赖以制胜的最大法宝,也是在业务部门面前树立专业权威的有效手段,进而推动形成全公司一盘棋的绩效管理局面。
带领巨人网络成功上市的CFO何震宇对此表示:“在IPO的过程中,我认为CFO一方面是对海外法律法规、会计原则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是对境外投资人的了解和掌握。”
中国玉米油股份有限公司 CFO 王福昌说得更加直白:“财务一般等于是企业的执法部门,而且企业会把上市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我们不用和业务部门转换,他们必须服从我们的安排。另外,上市就是对企业进行国际化,规范化的过程。和我们的步调不一致都会被打入不规范的行列,业务部门一般是不愿意带这个帽子的。”
与此同时,IPO带给CFO的还有前所未有的沟通角色。搜狐公司CFO余楚媛对自身角色的阐释非常说明问题:“做了四年的CFO,觉得做的就是两件事,无论是什么任务。一个是做管家,就是把公司的人、财、物管理好,把资源放到公司业务重点上;再一个就是信差, 不断的沟通工作,对着公司内部都嚷嚷要资源的业务线解释,再解释为什么要倾斜资源, 对着合作伙伴、政府部门宣讲公司种种努力成果,对着投资人介绍清楚公司的战略和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就CFO应有的角色定位而言,IPO是一个非常好的规范化公司的历史性机会,只有通过IPO完成公司治理结构转型和整体运营机制转换,IPO的“钟鸣”所带来的“鼎食”(财富资本化)才可持续。
收购:武装到牙齿的商战精华
大体上,对于CFO来说,参与IPO的风险收益比是极高的,毕竟IPO失败的风险,无外乎是不能上市。只要不出现上市过程中的财务舞弊行为,一个失败的IPO一般对CFO本人的职业生涯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损害。
然而,收购却全然不同,的确如纤夫生涯的“老虎”一般充满了挑战与凶险。近几年来明显加大了并购力度的上海汽车CFO谷峰对此的见解极为精到:“并购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通过周密的计划、高水平的谈判和协调,在恰当的时机实现一次兵不见刃的战斗胜利,CFO突出的是敏锐的洞察力和时机的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