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茶会计人文正文
 

印象与镜子(2)

来源:会计史研究   发布时间:2009-04-13  作者:樊清玉   编辑:accliu

阅读:4889  打印   RSS 字号:||
原标题为:史为镜,知兴替;人为镜,可正身——写在《会计史研究》第三卷出版时
  周末的办公室,四周寂寞无声。我一个人,写到这里,郭老师给我讲的那些“往事”历历在目,我不禁一阵心酸,眼圈湿润,是为郭老师的“不堪回首”、为一代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为人风范,还是为编、著者的一贯情意,我说不清,反正被深深感染。是啊,作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不会“天上掉馅饼”,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郭教授作为国际著名会计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计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国际会计史学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研究的主要领域涉及财务会计、中外会计审计史、会计审计思想史、现代会计理论等。郭教授著述等身,多部著作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1982-1988年出版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下)填补了我国空白,被国外专家誉为“东方第一部会计史著作”,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收藏了这部中文书。

对于这些眩目的光环,我感觉到郭教授的淡定。他曾深切地对我说,他很感激国家给他的这些荣誉。但我感受到的却是,荣誉背后他的励志和奋斗。按说,他早已功成名就,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也无可厚非,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怀揣这些辉煌的过去而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在这布满荆棘的路上前行,直到现在,还在克服前几年一场大病的干扰,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无怨无悔。他曾表示过,唯一的遗憾就是,到现在为止没有正式的接班人,来继续研究会计史。

我拜读过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题为“会计史领域内的一次新突破”的“《会计史研究》一、二卷读后感”,葛教授作了很高的评价。在列举了书中的好多实例之后,他说,仅仅为了说明和论证会计的起源,以及会计命名的起源,就运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其中图片23幅,文字论述约11万7千字,还有附注333条。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治史的严肃认真的精神,是我国历代史官和史学家忠耿正直,坚持真实公允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也拜读过李功耀先生写的《呕心沥血铸辉煌——记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郭教授的艰辛历程、辉煌成就和贡献,我都很受感动。

这里只是我眼中、我接触的郭教授,也许不能概括他的全部,但就这些,足以让我感动和受益久远。当好一个合格编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经受磨练,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起码要具备“三心二意”。“三心”即“责任心、细心、耐心”;“二意”即“创新意识、服务意识”。郭老师的治学态度和淡薄名利的为人感染了我。我接触他的学生常说,论文不合格,经常被郭老师批评得痛哭流涕,但工作后心里特别感激老师当年的“不近人情”,得益于老师的良苦用心。我能感觉到,他们都是在用心来称赞自己的老师。在多次与名家名著的“对话”中,我的思想和灵魂也受到了一次次震撼,得到了升华。

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正身”。

二、《会计史研究》第三卷问世——又一部巨作诞生

《会计史研究》既是一部颇具创新特色的专著,又是一部专著性教科书。已出版的三卷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即将写作的第四卷为成本会计发展史、第五卷为会计思想史。全书约280万字,是当今世界上第一部具有世界会计通史性质的著作。它研究全面,系统而深入;有理有据,考证尤详;史实确凿,评价精当。它对稀有文献图片的引证与列示,具有收藏价值,许多珍贵史迹和图片,只有从这本书才能找得到,这是它得到国际上重视的基本原因。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评价此书是“在会计史研究领域内的一次新的突破,为我国会计史研究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日本Denkitsushin大学君塚芳郎教授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1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会计史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