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茶会计人文正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

来源: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10-03-25  作者:王海   编辑:zlcx

阅读:3319  打印   RSS 字号:||
  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人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而陷于迷惑。民国时期的教育家胡适也将宋朝程伊川所说的“学原于思”这四个字奉为至理名言。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书”与“思考”的逻辑关系。如果单纯为读书而读书,不去进一步思考,那么,我们的大脑仅仅是一个电脑上的储存器而已,死水一潭。因此,我们必须思考。

坚持不懈地思考,终归会有收获,就会在前人总结或者研究的成果上更进一步,冒出新的思想火花。充分利用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来审视我们的企业运营与管理。只有这样,我们个人才会有生龙活虎的思想。思想的作用确实非常巨大,可以引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从宏观的角度看,也会引领一个国家走向富强。

二、实践、实践、再实践

(一)积极推动改革,提高内部效率

中国有句话叫未雨绸缪,我所在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已经由国内拓展到全球范围了。但我们仍然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这一急速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多想问题,多找思路,尤其需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革。

为快速响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公司的组织需要持续变革,特别是随着电算化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成熟,以前的多层行政传递与管理的体系将更加扁平化。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会计人员也将面临这个问题。伴随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通过规范管理来提高效率,有些环节就会消失。总的原则是压缩无效环节,力争在满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建立起良好的权责体系。

执行流程的人,只对事情负责,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通常,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出现大企业病,大企业病一般体现为一些官僚组织不停地在制造垃圾,然后这些垃圾又进入分捡、清理,制造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制造这些复杂的文件,搞了一些复杂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报表、文件,来养活一些不必要养活的官僚组织,而官僚组织是不能产生增值行为的。如何来抑制大企业病呢?这就需要很好的机制设计,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动全体员工,为流程梳理尽心尽力。最近,笔者所在公司正在做一些有关财务流程方面的梳理工作,需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出来,在自身岗位小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归纳,综合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与公司总体目标流程的符合,与周边流程的和谐,要简化、优化、再固化。这个流程是否先进,要以贡献率的提高来评价。所有这些改进和完善,都要能够保证正常的业务不受干扰,又要同时展开各项流程梳理,错综复杂,步履艰难,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抱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热烈而镇定,紧张而有秩序。

(二)积极固化成果,推动公司价值增长

“治大国如烹小鲜”。流程优化之后,就要求每一环节的执行者、监控者都要小心谨慎,不能随意把流程破坏了。流程标准的固化非常关键。重复运行的流程必须要达到模板化。看板操作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公司来的新员工,通过看模板或者流程,就能照猫画虎,这是会计人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如果一项工作达到同样绩效,少用工,又少用时间,这才说明企业的效率提升了,管理也进步了。规范化的流程是一把筛子,能够将监控融入到流程中,要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真正地帮助我们开拓业务,解决业务开拓中遇到的财务专业问题。同时,财务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由于公司已经形成了以项目运作为中心和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公司文化,因此,结合公司的发展,不脱离实际将是财务工作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和重心。在这个问题上,会计人员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多掌握一些知识,紧跟技术的发展脚步,努力超越自己,使自己变成一个非常职业的人员,那么,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组织或者社会淘汰。

尽管在组织快速扩张时,会计人员面临的压力很大,除了要应对事无巨细的烦琐事情,还要时刻想着全局的事情,不但要应付外部会汁政策的变化和继续教育的压力,同时还要关心公司的总体战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需要跳出会计的窠臼,有一个大局观的视角,正确对待变革,绝对不能抵制变革。因此,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在管理的改进中,需要强调改进木板最短的那一块。企业中的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流程的主要责任人都需要抓住和处理好薄弱环节。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符合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提高贡献率。流程的改进更能将有限的资源和人力都用在刀刃上,能使工作更加顺利和方便。基础管理跟上了,财务就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为企业内部各责任主体落实情况提供一个依据,各责任主体的部门对公司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3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感悟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