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比如村里买办公用品等支出,经过村民理财小组的同意后,都是村长或者书记先垫付,由主管财经的村领导记上,到年末,我们就拿着这些票子到乡农业经营管理站结账,累是不累了,但肩上的责任重了,每一笔都不能出差错。”邢勇说。
乡村式岗位考核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村会计、报账员听起来像是一个兼职的工作。而正是这种“兼职”的误解,让人们忽略了村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与正规性。
“虽然我们的身份是农民,平时也要种地,但和村长、村支书一样,我们都是专职的,要经过专业培训,也是拿‘年薪’的。”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抚民镇下集场村村会计邢安辉打趣道。
与城市的工资制度不同,在我国农村,无论是村长、村支书,还是村会计、报账员的工资,都是在年底统一发放,邢安辉的年薪只有3400元,与其所在村的副村长年薪相同,略高于北京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月薪。
较低的收入使得不少像邢安辉一样的村会计在种地以外,还需要打一些零工来填补家用,这也是村会计、报账员是“兼职”岗位的误解来源。
“我每年打工的地点都选在村子附近,以不耽误村里的工作为前提。”邢勇的年薪为4500元左右,每年年底按照村支书工资的70%开支。由于孩子正在大学念书,一年1万元左右的开支常让邢勇感到捉襟见肘。
工作之余,邢勇在春季到山上采山野菜,秋季则采核桃、松子等,卖到当地的收购站。到了夏季,没有什么可采可卖的时候,他就会选在一个离联合村不远的地方干些零活。“一般是做做瓦工,推推沙子、搬搬砖,一天赚上三五十块钱,这也是一笔收入。”邢勇说。
除了自身寻找开源之路以外,乡里对村干部每年的岗位考核制度,使得村会计们严格了对自身工作的要求。“现在村里的工作都实行岗位责任制,一个工作年度结束后,上级部门会对各个岗位进行考核,达到满分会有奖金,若有扣分就要扣钱,这种机制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吕庆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