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优秀的培训课程转型方案,使得它连续三年夺得“企业培训125排行榜”的冠军宝座。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 oper)已经连续三年在美国《培训》杂志的“企业培训125”榜单上高居第一。这家“三连冠”的专业服务机构为何能够蝉联?
在大多数企业都举步维艰的2009会计年度,普华永道却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削减了3000万美元的培训成本,却没有在长期的人员发展和人才留用方面做出任何让步。事实上,普华永道反而藉着这个机会进行整体培训课程的转型,从而在2009会计年度总共节约了5700万美元的成本。根据该公司首席学习官(CLO)汤姆。埃文斯(Tom Evans)的说法,这个数字现在已经上升到了6400万美元。“我们面对着一个困难的会计年度(一般从七月到来年六月),公司需要省钱。”他解释道,“因此在2009年,我们想方设法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对许多培训方式做出了重新设计。”
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埃文斯表示,他首先和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包含美国总部的领导团队(USLT)以及其他高阶领导人员——一起坐下来讨论,该如何为整个公司的员工提供更有效率、更加全面的发展方案。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势必要从头检视我们对员工的辅导、正式的培训课程,以及我们的在岗培训,三者缺一不可。”埃文斯说,“如果我们能平衡这三者,同时又不违背我们的基础信条——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普华永道的四大行为准则(和谐、合作、体谅、增值),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帮公司省下一些开支。”
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讨论。”埃文斯说,“学习与教育(L&E)部门所做过的一切工作、我们所引以自豪的一切,都可能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普华永道的业务遍及全球19个市场。“有些培训项目过去是在单一国家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如今显然需要与时俱进。与其固守传统,为了过时的项目而负担高额的机票、食宿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费用,我们不如更专注在提升市场层次的教育体验上。”埃文斯说。结果,学习与教育部门的课程设计层次有了显著的提升。
培训课程转型的第二个基础是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如虚拟课堂、自我学习等。“我们用了一个叫做‘智库’的概念。”埃文斯说,“我找了一些从未受过这类培训的人,加上一些十分熟悉培训的人,和我们的培训专家一起关在一个房间里,我告诉他们——我要看到改变,现在到了我们需要创造力和创新的时候了,所以不要犹豫。”
埃文斯对他们只有三个要求:“今天下班前,我想看到的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富有创造性但却能够掌控的,以及财务上能够负担的。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全盘放弃现有的基础然后重新创造一个,我们必须在现有的限制下做到最大程度的创新。”
好消息是,普华永道的学习与教育部门一向对新科技的运用十分积极。“因此当市场走下坡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向公司抱怨‘我们没有足够的科技,我们没法改变’。”埃文斯说,“我们总是不吝于投资新技术,所以当市场需要改变时,我们会说,‘好的,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善用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