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我的工作六年系列(3)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0-11-03  作者:勤劳可爱宝   编辑:zlcx

阅读:1645  打印   RSS 字号:||
在未来的岁月中,我要努力做到“不与上级争名,不与下级争利,不与同级争功”,做一个坦荡的人。

工作六年系列之七:跟着谁,有肉吃

在刚刚过去的两周里,H公司掀起了一场全员配股加薪嘉年华。大部分员工,要么被配股的风刮到,要么被加薪的雨淋到,又配股又加薪的是双喜临门,既没股又没加薪的一小部分人只能黯自神伤。

一年一度的盛宴渐渐平息,有人明年接着吃肉,有人从喝汤升级为吃肉,有人继续喝汤,而有人已经开始盼望下一年的筵席。

B公司每年也有例行的配股和加薪,做得很规范,很理性。我还在学校里,HR通知我去办公室去签OFFER,就把公司各项福利和涨薪制度解释得清清楚楚:12月发年底双薪,每年1月份做上一年的业绩考核,2月份发年终奖沟通函和涨薪沟通函,6月份会有一次全球的配股。

在B公司由于一切都很理性,所以不会有太多的期待,也就没有失落,每年平静地等着加薪和配股。离开后我才发现,大公司江湖险恶,需要一双慧眼,及早判断,跟着谁,有肉吃。在H公司,戏还没登场,小道消息就满天飞,搅得人人心头春意闹,因为加薪和配股的变动幅度相当大,领导笔头松一松,就明显是吃肉和喝汤的区别。

春秋时期,有个君主在山里赶路,突然心爱的马受了惊吓,自己跑掉了。等这名国君在树林里找到时,发现几个当地农民居然把马给杀了正准备生火吃马肉,千分之一秒后这名君主说了一句话:“吃马肉不喝酒该当无趣,”于是拿出酒与几个吓傻了的农民共吃喝。几年后,国君在战场上被围,吃马肉的兄弟奋死拼搏挽救国君于危难。我一直都记着那些分我吃肉的好领导,在未来的岁月中,我要努力做到“不与上级争名,不与下级争利,不与同级争功”,做一个坦荡的人。

看不清跟着谁有肉吃,就只好先看清人生就像狗啃骨头。有肉吃的时候就好好吃肉,没肉吃的时候只好认真啃骨头。

工作六年系列之八:流程之美

上周一开会,领导把2010年的部门规划提前show了一把。可以确定的是,有些工作我们不做了。大家早就听闻有变动,2010年又将是动荡的一年。

做规划就是H公司的年度大戏,每年都上演,而且通常冠以堂皇的名头,动不动就上升到“战略解码”的高度。我一向认为“战略”是公司层面的,一个小小的三级部门也搞解码,有一年还上演“全员述职”。在我的认识里,按照“代理原理”,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了大小股东的权益来对公司进行管理,所以才需要述职。而我们这里是小会计向小领导述职,小领导再向部门经理述职,有点不伦不类的。

我们这个部门从成立到即将改组,经历了两年时间。2008年月度结账的时候,我们要发布报告、数据审视、接口答疑。我在2008年接口中东北非片区和独联体片区,答这两个片区的疑。当时的结账流程是:每月5号我们开始加班,加班的内容是检查异常合同。异常合同就是单个合同的制造毛利率处于正常参考值的区间以外,需要检查,找出是收入成本确认的原因,还是商务条款的原因,还是合并抵消的结果。H公司是按照单个合同来核算的,有些合同金额巨大,抵得上我以前中国液化气单元一年的收入,就是所谓的“大单”。越是大单越容易毛利率异常,所以每个人都要检查自己管的片区的几十单异常合同,直到所有异常合同关闭。我讨厌这项工作,但是这算是我的一项新技能和新意识,因为以前公司从来没有这个按合同进行管理及预算核算的概念。

用两天时间检查完异常合同,7号会发布损益表的初稿,这时候各地区部代表处的财经就开始看报告初稿,对报告提出疑问,片区接口人就得“答疑”。在那段时间我遇到过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在接口答疑中我认识了一些很好的朋友,也被“客户”投诉过。有的人一上来就张牙舞爪,其实水平不高很好糊弄。后来数据问题电子流上线了,答疑不需要通过邮件和电话,填数据问题电子流,选择正确的domain,问题就会流到回答的人那,不回答的话电子流就每天发提醒,直到问题答完,提问人再反馈个满意还是不满意,这个问题才能关闭。这样我们这些答疑的人就不能对问题“选择性失明”,用流程保证了疑问及时解决。好处是电话不会再响个不停。

H公司还有一个很好很强大的流程叫做SSE。这个在面试的时候账务管理部副总裁就给我介绍过,来了以后觉得这个流程确实很有创造性。员工出差申请和报销都通过SSE平台,实现了无纸化报销和远程报销,拿到报销款之后才提供发票,每个人会有个信用评级。如果有不按规范提供发票的记录,信用评级就会被扣分。这个我讲给B公司的会计们听,大家都表示很惊讶。我们公司拥有的这些电子流解决方案,是很值得炫耀的,具有大公司的风范。想当初,我在B公司的领导还为业务部门的人员老是不及时报销公司信用卡而头疼,而这些业务人员长期出差在外地,无法捉拿归案也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案。

在H公司名目繁多的流程中,有一些流程能够理顺各方的关系,提升效率,达到工作的目标,值得发扬光大。

上一页 1 2 3
更多关于 工作六年 视野动态 的新闻 关于 工作六年 视野动态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