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项目一开始进展非常顺利。双方签订了合资协议和技术合作合同,首期投资款顺利到位,在巴西马瑙斯自由经济区通过设立工厂的各项立项,并以每平方米1元巴币的(当时美元和巴币的汇率是1:2.1)价格取得了建设工厂所需的土地。
但我们的项目在成立不到3个月就遇上了意外情况,那就是席卷全球的2008年经济危机。中国和巴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经过多方位分析和大量的敏感性测算,并广泛咨询巴西当地的学者教授、经济学家、央行专家及官员,我向双方股东做出了决策建议。首先,对进入巴西市场的理念一定要坚持。另外,我们的项目刚刚起步,危机对项目造成的实质损害并没有发生,相反,我们的竞争对手却大伤元气。再者,考虑巴西的汇率和鼓励经济复苏的政策,现在正是投资的好时机,我们的项目完全有机会抄这个海外投资低谷期的底,利用竞争对手的恐慌犹豫,提出收购竞争对手的要约,以收购方式快速低成本进入当地市场。
双方股东采纳了我的建议,按进度到位投资资金。投资款以一个至今再也没有出现过的美元对巴币的高汇率换成巴币入账。随后,一家在巴西成功经营15年的当地摩托车企业迫于压力同意了我们的收购条件。2009年7月,我们的巴西合资公司正式100%收购了这家拥有生产能力和完整经销商体系的当地公司,漂亮地完成了一个当年投资,当年生产销售并当年获得赢利的经典投资案例。
巴西市场在政府一系列减税刺激经济的政策影响下异常繁荣。我们公司2010年市场销售额比收购前增加了320%,超过另一日本品牌成为占巴西市场份额第四位的品牌,并实现赢利超过股东原始投资的50%。
作为中资背景企业的代表,2010年6月,我接受了巴西最著名的财经杂志《EXAME》的采访,并荣登杂志封面人物,封面题目就叫《中国人到了》。这个题目让我感慨了好久。三年前第一次走巴西可以说是坎坎坷坷,但我并没有因此灰心放弃。如今我又回到巴西了。是的,我们中国人真的来到了!
*作者介绍:方明,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EMPA第一期学员。曾先后在上海安泰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泰德集团公司供职财务经理、CFO、副总等职。目前在巴西代表中国宗申产业集团在巴西的投资项目,并担任CFO。
相关专题:走向海外的会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