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茶会计人文正文
 

[视野征文]走在入世与出世的边缘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4-04-02  作者:Michelle_Li   编辑:无忧草

阅读:1921  打印   RSS 字号:||
比职业规划更重要的是职业准备,比制定期限更重要的是制定底线,比找工作更重要的是找信心。

原标题为:走在入世与出世的边缘 – 2013琐语记悟

2013算是我的“视野论坛”元年,所以也是第一次参加职业规划版的年度征文,甫一看标题“写下会计人的2013”却顿觉尴尬,尽管我在十数年的职业生涯中曾供职于企业财务部门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然而我早已不是传统的面对各种账证表的“会计人”,也不是传统的从事审计工作的“四大er”,最不像话的是,2013年我是一个只工作了不到20天的“无业游民”。在奔腾的马年蹄声渐近之际,我这个无业游民要扣着这个标题写点什么呢?我停止敲键盘走到窗前,正值华灯初上车水马龙的下班高峰,在两年前我尚在职场时这个时间应该不是在加班就是在拥挤的地铁里吧,是断没有眼下这茗茶漫思的闲情逸致吧。在不远处的交通干道旁,商业建筑外墙的大片霓虹应和着面前横流的车灯在恣意地跳跃着,同样恣意跳跃着的还有我脑海里的回忆与思潮。这一年,相比多数身在职场的朋友将脑细胞用于产出各种账证表,我这无业游民的脑细胞大抵都用于迸发思想的火花了。那么,我便写写这一年思想的火花罢。

<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从去冬到今春,我蛰伏在家整理了几千张照片,用二十几万字记录了过去一年多云游各地的见闻和感悟。云游,是我这个长达两年职业断档的主要活动,它缘于我年少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理想,也缘于我在四大工作三年后对疲惫身心的调整,以及给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留一段理智思考的时间。佛学讲世事皆有因果,现在的果缘起于过去的因,所以要讲述我这几十篇云游笔记以及我这两年华丽职业断档的因缘,便要将时光倒回至三年前。

三年前“另一种活法:于废墟与瓦砾中恢复素颜,过不持有的生活。”

2011年初,我在四大某家的咨询部门已工作三年,在结束若干复杂的管理咨询项目的交付后,我在积劳成疾的高烧卧病中开始酝酿另一种生活。没过多久日本大地震轰然而至,毁灭性之强让许多人精心构筑的或奢华、或精致、或浓艳的生活烟消云散,一切又回到它原来的样子。我看着电视屏幕中的那些废墟,忽然想逃离每日紧张的职场生活,去过一段云游的日子,我不要在灾难与生命的末日到来时才发现未曾按自己的心意活过。

经过一番计划,从春到夏我开始用年假和四大特有的灵活无薪假启动我的云游计划,考虑不同地适宜旅游的季节性因素,这个计划大约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时值公司财年刚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最纷扰人心的员工业绩评估来临,担任我职业导师的总监在与我进行年度业绩总结时,告诉我尽管我只担任经理级别两年,但我的总工作年限已达到高级经理级别的要求,虽然我还没有证明自己达到高级经理级别的职责要求,即担当过完整的全责项目经理(PM),且我年初制定的业绩目标中也没有担当PM这一项,但由于我本年的业绩计分卡上多项评分是“最优”,她可以在本年度业绩评估大会上向合伙人破格提名我升高级经理,四大的咨询部门是有这个提早升职的先例的,但如果我获准升职便要马上担任PM,即达到高级经理的职责要求。于是我不得不思考我一直烦恼的职业发展问题:我是否要在四大这种专业服务机构内发展下去?逐步升任合伙人不是我最初进入四大的目标,可以说我当初取得美国管理会计师(CMA)认证资格后加入四大的初衷已经达到,就是利用四大咨询这个宽阔的平台,在发挥我在成本会计这个核心管理会计领域的经验和技术之余,能实现在多个行业、多个财务管理领域的专业见解和实践经验的快速积累然后回到企业做财务管理,而回顾在四大这几年的经验,确实其丰富程度绝非通过企业财务内部轮岗或跳槽能比拟的——专业线不仅涉及企业财务职能转型规划、会计流程优化、成本与产品盈利性分析、全面预算管理KPI绩效管理报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资金管理等财务领域,还涉及如供应链、市场营销、生产运营、人力资源、IT等非财会领域,行业线涉及工业制造、物流、快消、零售、地产、电信、能源,服务的客户涉及地方性国企、央企集团、民企、上市公司,日常交流与汇报的客户上至CEO/CFO和各业务职能的总监经理,下至财务部门基层的主管和小朋友,我幸运地得到了大部分我感兴趣的领域的经验积累和各种软技能的锻炼。那么我在四大和咨询公司这个圈子里还留恋什么呢?是时候抽身退出了。然而马上找一份企业的工作么?回到企业财务是内勤部门,哪有那么多假期和灵活的工作时间表让我实现“行万里路”的理想?此是其一;其二,若留在四大一边工作一边云游,同时骑驴找马寻觅企业的工作,但以四大“不升即出局”的绩效考核体系,今年不升明年也要升高级经理,担任PM对我势必是另一个挑战,PM的很多职责我不感兴趣不说,而且我还需要再付出精力去锻炼PM所需的能力,那么我的云游计划势必又要搁浅;其三,是最重要也是我尚未想清楚的问题:做过咨询的人再回到企业最适合的工作是什么?

我在此轮颠倒纠结中回忆起不久前发生的两件事:

1、我经某猎头顾问推荐去应征一家美资企业向中国区CFO汇报的财务控制经理职位,职责简单,要求的资历不高,薪资也比我当时水平低,猎头本来说这个职位对我来说是降级了,但无奈我缠着她推荐是因为看重该职位两点:一、职责可轻松胜任,不必再如四大咨询的工作一般劳累和高压;二、不必坐办公室,需要常到外地的下属公司出差做现场辅导,可以满足我顺便云游四方的梦想。CFO面试过我和其他候选人后没有录用我,而是选择了另一个只有三年四大审计经验和两年企业财务经验的年轻人,给到猎头的反馈是我过于胜任那职位,担心我现在想降级降薪找工作是因为目前的劳累和生活原因所致的短期考量,长期下来我在遇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位还是会跳槽。

2、我当时负责的项目上的下属是一个正在申请美国前十商学院MBA项目的高级顾问,她有一次看到公司向员工发起去西部山区支教的志愿活动通知的邮件时,向我表示想申请参加第一期活动,我看了一下时间表,第一期支教活动的时间临近项目的阶段交付汇报,便没有批准她的申请,建议她报名邮件中列出的第二期活动也是一样的。看她不高兴的样子我问她为什么非要申请第一期,她说想把这个支教的经历加到MBA申请材料中去,会比现在的职业履历更利于申请成功,而第二期的时间已经错过递交申请资料的时间了。她告诉我据她的多方打听,北美的顶级商学院录取MBA学员和国内的思路不同,他们不喜欢只会工作没有社会活动经历的候选人,哪怕是职业履历很光鲜成功也不一定被青睐,因为校方认为一个优秀的商业人才必要以宽阔多元的方式去体验了解这个商业社会,才能以一个不同于普通工薪族的思维去获得商业成就。

这两件事让我放弃了在四大继续工作骑驴找马的想法,虽然我没有想好未来做什么,但我认为那个CFO的考虑是正确的:一个人在骑驴找马的求职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被对目前工作不满的情绪影响,在急于脱离目前工作的动机驱使下,自己求职的定位通常是不理智的。与其如此对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不负责,我不如先脱离这让我心力交瘁的职场,彻底休整以后再理性思索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其间恰好去完成我的云游计划,去我一直想去却没有到过的地方,去做我一直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尽管在四大工作也常出差,似乎利用出差云游四方更为便利,但实际上出差常无闲暇时间和精力出游,同时北美顶级商学院招收MBA学员的标准给了我启发,让我决定改变传统的从一份工作跳到另一份工作的职业模式,尝试让自己跳离传统的“工作-家庭两点一线”的模式,用另一种视角去认识这个社会,让自己与自然和他人接触与交流的心态是人文导向,而非在职者打发假期式的休闲散心,更不必受年假时间限制而跑马观花,在走到职业的拐点之际,我需要一次灵魂的壮游。于是,我告诉职业导师我的辞职决定和原因,本次业绩评估会上不用提名我升高级经理。职业导师一边惋惜一边尊重我的决定,还说会在评估会上向合伙人们提议给我“最优”的年度总评分,这样可以在接下来的年度加薪中为我争取到经理级别的最高薪,这可以为我未来的求职谈薪提高起点。评估会后,她高兴地告诉我她的提议和理由陈述被几位合伙人没有异议地通过,我也松了一口气,这个分数可以让我从四大完美地“急流勇退”了。

在我完成当时手里的项目第一阶段的交付后,我向该项目的PM与本组合伙人提出辞职,PM是个前一年新升的高级经理,听了我的辞职想法告诉我她也打算做完这个项目后辞职,这个佛教徒的辞职原因是专注研读佛经,故而央求我再忍一段时间等这期项目做完后与她一起辞职,还在我的职业导师面前戏称她辞职是去“读万卷书”,我辞职是去“行万里路”。我组合伙人本来为了挽留我提议把我的雇佣方式变成项目制的独立顾问,依照我的云游计划时间表给我安排项目,这样可以使我有表面上连续的职业雇佣记录和可满足日常花销的薪资收入。但由于当时在洽谈和交付的项目没有可以满足我的时间表的,所以谈了几个月未果后合伙人终于同意我与PM一同在2011年底离职生效。

从此我进入了长达两年的职业休整期。没有收入坐吃山空?我计划的“不持有”的生活便是如此啊——用少量物品过田园生活,舍弃不是很想要和不留恋的东西,舍弃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物。读于丹的《庄子心得》里有一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即使广袤森林都可供其栖息,但它也只能在一根树枝上筑巢而已;一只小鼹鼠即使有一条大河供其畅饮,它也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我又何尝不是如是呢?每月挣几千块时坐公交地铁吃大食代,每月挣几万块时一样坐公交地铁吃大食代,既然累了,何妨放空自己?

直到今年3月底完成这二十几万字的云游笔记,并且收到手机应用街旁对我过去一年签到地点的统计报告之际,我才深切感受到这一年半我投入了多少在路上——我仅2012这一年所有签到过的地点加起来的里程数已相当于沿赤道线绕地球一圈!

2011-2012年在路上

——世界知名旅行读物出版商Lonely P la的广告语:“旅行是思想的一部分。旅行意味着去承担风险,将日常生活暂时抛在脑后,去亲身体验文化,去自己发现生活在别处的人们,那些历史和那片土地。”

这一年我云游的主要目的地虽不是遥远的欧美非,但也算相对遥远或交通不便的地方——中南半岛和雪域高原。我曾在老挝四千岛原始颠簸的碎石土路上骑着自行车对当地朴实的人们说sabaidee(老挝语你好),我曾在越南胡志明市人头攒动的街头和与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面貌相似的越南人民一起迎接新年钟声,我曾在柬埔寨的吴哥寺中描绘着高棉王国时期《罗摩衍那》史诗的壁画前怀古,我曾听着索朗扎西的藏歌五次进出青藏高原五省区(青藏川滇甘)的卫藏、康巴、安多三域,我曾在早8点天还未亮、晚9点天未黑的乌鲁木齐拉萨体验不出国而“倒时差”的感觉,我曾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跳跃,我曾如春运抢火车票的人们一般守在12306网上刷屏,只为抢一张青藏铁路的卧铺票一圆我“坐上火车去拉萨”的天路之梦……

除此之外,我的文字和图片里还记录了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美丽的地方和人们:从桂林到武夷,从喀斯特地貌到丹霞地貌,烟雨中的漓江、遇龙河畔的十里稻香、九曲天游的山水画廊,无不牵动着我的山水情结;在古老狭长的甘肃河西走廊,从柳永著名的《八声甘州》词里的张掖,到倾倒了海内外众多考古学者的敦煌,我在鸣沙山的大漠中坐看落日余晖中的月牙泉,试着在脑海里还原大汉朝的辉煌;在人杰地灵的江南,在烟花三月的扬州看花红柳绿中的瘦西湖与二十四桥,在洗尽铅华的南浔古镇里与河边洗菜淘米的老人闲聊,在闪耀着王羲之、陆游、徐渭、鲁迅、蔡元培等众多古今名仕之光的绍兴古城,我一边吃茴香豆一边想孔乙己说的“茴”字到底有几种写法;在舌尖上的成都,我在大肆饕餮后与习惯在工作日也安逸地打麻将的人们一起,在望江楼的江边叫一杯盖碗茶坐一下午发呆,体验“巴适得很”的慢生活……

2012年于我是完全不问纷纭地“出世”的,即使在路上的日子没有在家的日子多,我也没有想半点职业的事情,我在所有招聘网站的个人简历都处于私密关闭状态,偶尔接到以前联系过的猎头电话,都答复“暂不看机会”,关于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也全都扔到脑后,除了读书、写作、聚会和忙碌家事以外,这一年我练就的最卓越的技能是研究各种旅游攻略继而做出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的旅行计划。有时也有片刻的恍惚——我是不是要在这种恬淡中提早退休了?

2013北方停暖后的春天似乎比往年都冷。在我勤奋笔耕过程中,原四大任高级经理的同事提醒我“玩够了该收心想想工作了”,并且给我提供了一个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客户的项目机会,是为其在外地新收购的一家小私企做成本会计体系的初始化以及财务控制领域的收购后整合,雇佣期限是半年。我不得不开始重新考虑辞职前没想清楚的职业发展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经过一年休整的我如那位曾面试我的CFO所预计的,我已经恢复了理智追求进一步的职业进阶,此时的我肯定不会再申请那种当初被他认为过于胜任的职位了。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1 2 3 下一页
【已有0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视野征文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