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cfo主要是一个管家;90年代,有点像投资银行的银行家;现在则更像一个战略家。
日前,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04中国企业财务总监圆桌会议”上,来自各大型企业及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就财务总监的定位、公司财务管理等问题各抒己见。
cfo:战略家 管家
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公司的财务总监(cfo)主要是一个管家,是一个监督者,一个计算器,是一个说“不”的人。90年代,财务总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有点像投资银行的银行家。需要管理股东价值的投资、公司上市以及风险资本的筹措等问题,因此cfo更像一个战略家。
在安然事件出现后,公司治理在全球引起了改变,cfo犹如一个在钢丝上行走的管理者,在战略家和管家两个角色中寻找平衡。而建立高效的绩效管理模式是使得一个财务总监从管家转变为
一个财务战略家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一个高度透明、重点突出的绩效管理制度,在这一步骤中要关注一些数字,而极具透明度的报告方法和预算的控制是其中的要点。第二注意绩效管理要以价值为基础,将重点放在绩效的驱动因素和衡量标准上。其次,建立一个业务模型,以绩效管理体系为目标,并将其安排在绩效管理制度中。
要做到这些,cfo必须注意到以下问题:了解自己的公司,知道这个公司如何创造价值。同时获得ceo的支持,并不断地向股东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做汇报;必须发展出一个战略的财务人才库,即培养一些专业的财务人员,这些财务人员最好具备5种智慧,那就是财务智慧、业务智慧、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活力;具备超前的财务管理意识,将风险评价与公司的价值标准结合,并时刻与员工对话,使这种“结合”所形成的标准和体系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中。
———国际财务总裁协会副主席康奇玛纳博士
紧紧握住风筝的绳子
企业犹如风筝,财务控制就像掌握风筝方向的线。要保证这根线不断,就要使得组成这根线的每一个点都“有人看着”。
1月1日开始,中石化将在财务内控上引入一套新机制。我们把所有的制度以及生产经营的所有流程分成了13大类、43个流程,涵盖了从原料买进到产品销售、到对外担保、到对外投资的全部过程。在每一个流程和流程的控制中,我们引入一个岗位监控。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并不缺少制度,而是缺少流程和授权,缺少监督制度按步实施的监控,财务监控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例如购买石油需要10个步骤:寻找资源、制定资金计划、签订合同、组织运输、组织入库、催收款单、付款、财务入账、编制报表、月度分析。我们要求财务介入到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财务人员要把每一个环节记录下来,这就是内控制度的要害。一件事一个人可能做完,但公司让三个人来参与,他们的工作相关,但又并不相同。这个办法执行了以后,就能把可能的失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比如原油到港了,货到了,款还没有到,但是作为仓库已经验收了,生产部门也收到,财务如果不入账,那就是漏了,这样一个岗位牵扯到好几个人的流程设计与制衡有助于充分的监控。
“13大类43项”的内控制度,把很多基层单位厂长的财权收掉了,但因为它是分公司,不是一个法人单位,财权只能由总公司集中掌控。这一制度可以看做是“财务全方位的介入,全方位的描写”。比如原油采购的过程中有23个控制点,时间、数字和现场都能对上,你就ok了。这个考核需要独立的审计,cfo、ceo的签字以及财务考评。如果能保证风筝绳子上的每个点都有人看着,出现问题就能被及时发现,并随时得以解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