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动态正文
 

未来18个月最具裁员危险的10家公司(2)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07-02  作者:高炜   编辑:sunny

阅读:2969  打印   RSS 字号:||

  但是2000年,实达PC的全国排名就从第二位降至全国第十七位。到了2001年,实达走向ST.200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3.25亿元,同期下降19.74%,利润下降24.4%.不得已出售了实达网络股权。
  一直是实达集团“盈利大户”的实达外设(全称实达电脑设备公司)业绩衰退严重,近两年的净利下滑幅度均超过50%.
    2003年8月25日,福建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市600734,实达电脑)公布的2003年度上半年财报显示,实达电脑最终收益由盈转亏,上半年净亏损达到2909.7万元。从此至今,实达再也没有逃脱过亏损的厄运。
  综观实达的发展变迁,实达集团的成功与失败,仿佛只是昨天与今天的一线之间。分析实达亏损原因
  张醒生离职,联想系进入
  亚信转型之痛
  撰文高炜
   4月27日,亚信科技(NASDAQ:)发布200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与此同时亚信公司CEO兼总裁张醒生离职,由具有软件与IT服务特长的原CTO张振清接任CEO.来自亚信的说法是:在张振清的带领下,亚信将继续按照既定战略,发挥亚信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优势。5月15日,亚信再次发布人士变动消息:原联想助理总裁冯幸出任亚信集团副总裁,主要负责集团市场、大客户及政府关系、品牌推广等管理工作。
  实际上,早在去年7月,联想集团与亚信科技在京签署协议,前者以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公司15%的股权。这意味着亚信公司与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的合并,合并后,联想成为亚信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原亚信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亚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业务包括通信软件与专业服务、非电信IT服务业务。
  今年2月,亚信在发布了2004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财报时,首次将联想亚信计算在内。财报特别指出:联想亚信强劲的表现是推动亚信第四季度收入保持稳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季度联想亚信为亚信净收入贡献了760万美元,约占33%.同时,联想亚信分别在亚信公司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和毛利润总额中贡献了31%和32%,与联想亚信2004年7月份制定的战略和承诺完全一致,成为2004年度业绩报告的一大亮点。显然,联想亚信的IT咨询服务将成为未来亚信集团的业务重点。
  自今年2月起,亚信内部就传出高层将会变动的消息,已经有员工选择离职。张醒生离开后的半个月内,某些部门有1/5左右的员工离开。据称某些部门离职员工的总数接近40%.受到影响最多的是通信部门的员工,据称为三大运营商服务的部门离职人数最多。
  很显然,无论是张醒生的离职还是联想系冯幸的进入,不过是亚信企业转型的外在表象。由原联想IT服务部门和亚信IT服务部门合并而成的联想亚信,将在未来亚信集团中承担更多的盈利预期。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亚信逐步实施战略转型,主营业务将逐渐由过去的系统集成转向咨询、系统实施及运营维护的全价值链IT服务。由此,亚信的起家业务——亚信科技的角色将越来越尴尬,成为类似“鸡肋”的部分,很难想像亚信集团将会对其加大投入力度。因此,亚信科技的员工,在未来无论是自动离职还是被企业主动裁掉,都将不让人意外。
  去年亏了6000万,又遭证监局联合调查,德勤也弃之而去
  科龙穷途之困

  撰文高炜
  顾雏军在5月中旬的一个论坛上称科龙目前的境况是挫折不是危机,那么科龙面对的到底是挫折还是危机呢?
  截止到去年前三季度,科龙一直宣称公司盈利2亿多元,然而到今年4月29日公布年报时,却报出6000万巨亏。十天后,这家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似乎印证了市场自顾雏军4年前收购这家公司开始就一直不绝的某些猜测。而后又有传闻董事长顾雏军已经被有关部门监视居住。
  最近又传出经销商聚集顺德包围工厂追讨货款。有知情者表示,最近科龙一方面遭到证监会调查,顾雏军又被质疑挪用科龙资金,种种不利消息引起了经销商们的不安,因此才会聚集。
   5月11日,科龙的H股审计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和A股审计师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宣布,在科龙今年6月28日的股东大会之后,将不会寻求续任。德勤弃科龙而去的原因在于,德勤认为其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及对有关交易的会计记录表示不满意,并且无法对科龙在会计管理方面的承诺表示满意。
  德勤指出,截至2004年12月31日科龙对两位客户有5亿多元的销售收入无法确认,其中有4亿多元为当年最后一个月取得,且其中将近3亿元为科龙的一位新客户,此前科龙从未与其进行交易。不仅如此,科龙对两位客户5亿多元的销售额于今年4月28日仍然没有偿付,德勤因此无法确认上述销售的真实性。同时,科龙在2004年共有2亿元的销售退款,按照会计处理准则应该计提销售退回准备,但科龙的管理层认为并无必要,德勤对此也发表了保留意见。
  事实上,在这一系列变化之前,科龙股价就在4月20日出现向下突破的迹象,期间更是出现了3个跌停板的走势,由3.5元以上的价格快速下跌到2.38元的低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裁员 的新闻 关于 裁员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