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业规划正文
 

毕业一年-我的职业规划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社区   发布时间:2005-08-10  作者:吕晓雷   编辑:janny

阅读:5485  打印   RSS 字号:||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初涉职场,拥有良好的心态你就成功了一半。
  2003年2月,我由学校踏进了职场。
  在开始工作的第一天,除了新奇之外,更多的恐怕是迷茫了。虽早已耳濡太多的职场规则,但真的身临其境后,依然会又有一种云山雾罩不知所踪的无措。毕竟从今开始“人在江湖”,需要为人生进行更多的打拼……我暗暗为自己鼓劲,要求自己以最完美的工作状态完美的做好每一件工作,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我翻起了自己初涉职场的第一页。
  事无巨细,对于每一件工作,每一个数据我都要求自己“认真、认真、再认真”,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工作,在这一阶段我才真正体会到会计工作的辛苦,尤其是做会计工作的不宜,有时真的会因为一个数据甚至一个小数点的疏忽,都会使一天的工作付之流水,而沮丧之后又必须强打精神以饱满的激情重新开始,每每一天下来,眼里、脑子里都是飞来飞去的数据,不过还会有“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我想工作对我来说虽然很苦,但它也让我品尝到了苦后的甘甜。
  当然处于实习阶段的我也第一次尝到了经济上“青黄不接”的滋味,体验到职场中“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一个月下来,拿着手里可怜怜吧吧的三张“老人头”,真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感觉。虽然自己和公司的老员工做同样的事情,付出同样的劳动,但在待遇上却有着天壤之别。“不公平啊!不公平”在自言自语发了一顿牢骚后,我开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说服自己在开始阶段不要将此看的太重,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应有的东西。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工作的劲头更大了,并注意做好在作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去协助相关部门同事工作,尤其是在月末结帐时我不管白天黑夜泡在公司里处理业务,这种勤恳的做事态度不仅为我赢得拼命三郎的名声,也为我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同事留下业务能力强、沟通能力强、亲和力强的印象。
  渐趋平淡的生活让突如其来的非典打破了,因为是重灾区,学校强制返校。不得已,我在老师的三令五申中被迫返回了校园。因为临近毕业,所有的课程基本结束,在这样一个岌岌可危的非常时期,我的同学除了睡觉就是打扑克来消磨时间,而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生活简直令人窒息,在写完了近万字的对通讯行业的分析报告后,我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攻势取得了老师的“宽容政策”最终返回了工作岗位。我之所以在那样一个非常之期采取“非常”之举,既不是为了故意作秀或也不是有意哗众取宠,因为我真正体验到工作给我带来得无比乐趣,而这种乐趣值得我去冒险,去付出;当然我也清楚那个时期公司正处于用人之际,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我想只要自己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便利。于是在同学的不解与同事的疑惑中我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是在那一阶段有压力的工作,我对公司的业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了更明晰的认识,而所有这一切使我做任何工作时少了一份无措多了一份自信。同时这一非常时期的插柳之举,为我实习考核也增色不少。
二、捉住每一个机遇,创造每一个机会
  “感谢历史,赋予我们机遇”,这是集团总裁的寄语。而我要说的是,感谢机遇,赋予我在职场上奋进的动力。
  2003年公司正处于通讯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当年公司业绩占当地GDP的6%以上,但随之而来工作量也就可想而知了。面对铺天盖地的工作量,大家都开始了超负荷的运转。“今天你加班吗?”竟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临近年底的时候,许多同事已经累的精疲力尽,喘不过气来。我的上司--成本课负责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累的胃病缠身而不得不忍痛离职的,由于走的匆忙,我俩只做了简单的工作交接。他走了,我的责任更大了。如何挑起这一摊,如何把这一摊工作做好,我在主动翻看了大量前期他做的凭证,查看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迅速整理自己的思路,使自己尽快的进入状态。同时我又发挥了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连续两三个昼夜并设法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间断工作,最终保证了当月业务的顺利进行。
  "付出必有回报。当月我的绩效考核得了财务部有史以来第一个“S”(工作能力非常超乎期望)。看着窗外那热烈奔放的朝阳,我长出了一口气,欣慰的笑了……
  我相信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我更相信机遇不能守株待兔,而是要积极去争取去创造。我们集团整个通讯系统每年都要举行丰富多采的竞赛活动。面对林林种种的各种竞赛,我知道机会一直存在,因为每一次比赛都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而登台献舞的口号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者上”。所以我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终于在以手机功能设计为核心的“技术狂想”活动中,我参照电脑等IT产品的功能,从最大限度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及实现人性化为立足点,提出多项手机功能设计新理念,在22项获奖作品中,我这个“圈外人”提出的理念竟然有3项获奖,不仅成为此次比赛中是获奖最多的人,而且我还是我们分支机构中唯一获奖的人,这些成绩不仅让我周围的同事羡慕不已。连我们的领导也十分满意。事后,搞技术的同事问我有什么秘诀,要说秘诀实在谈不上,我知道自己是沾了作为“门外汉”的光,由于不懂技术,迫使我更多的会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需求出发,去思考设计理念,这样无意帮助我摆脱了思维定势的束缚,没有技术层面的制约,胆子也就会大了一些,心想的也就更细一些罢了。当然,我的设计理念被采用也是我长期坚持关注行业动态广泛猎涉知识的结果。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职业规划征文 的新闻 关于 职业规划征文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