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财务管理信息化,谁主沉浮?

来源:新理财   发布时间:2009-04-25  作者:尉敏   编辑:accliu

阅读:2905  打印   RSS 字号:||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企业管理变革也将向着更高、更深、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企业不仅需要整合内部资源,也需要将更多的外部资源整合进来。如何有效地借助管理信息化这一平台实现企业资源最大程度地整合,是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原标题:财务管理信息化,谁主沉浮?——专访浪潮通软副总裁魏代森先生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企业市场竞争的空间也随之扩展到全世界,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企业管理变革也将向着更高、更深、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企业不仅需要整合内部资源,也需要将更多的外部资源整合进来。如何有效地借助管理信息化这一平台实现企业资源最大程度地整合,是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企业应如何参与信息化过程,如何正确认识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浪潮集团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代森先生。

新理财(以下简称“新”):进入互联网时代,IT在企业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您认为应如何定位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魏代森(以下简称“魏”):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信息化。首先,财务管理模式的变化,其本质在于企业自身的变革、CFO角色的设立、财务部门和财务工作者地位的变化,企业需要针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其次,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改变,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化平台使得这种变革加速,也使得效率得到切实提高。

当前,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支撑,企业的经营效率难以提高,很多先进的理念也难以得到推行,原本很好的经营想法,可能由于效率的原因而失效。例如,如果信息不畅通,如何实现监管和监控?如果不借助信息系统,如何实现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查询和监控?

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使原先需要大量人工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第二,实现了信息共享,打破了信息瓶劲;第三,辅助决策,企业可以借助先进模型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企业经营好比开倒车,虽然企业无法准确预知未来会怎样,但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和已有信息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

新:信息化应建立在企业管理升级的内在需求上,是企业的主动诉求,但在一些企业似乎并不是这样。您认为企业信息化的主导者应是企业还是系统供应商或是咨询公司?在信息化实施工作中,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魏:信息化是一场管理革命,信息化的力量来源于与管理的有效结合。现代管理思想是信息系统的灵魂。信息化不只是开发和使用软件,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的解放、管理制度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因此,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并不取决于技术、资金和软件实施,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及软件供应商的合作方式、合作精神。信息化的主导推动者是企业,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软件供应商或咨询公司在信息化过程中只是处于一个辅助角色。原来很多人将软件仅看作是一种商品,信息化实施工作也就被当作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行为,软件买回来之后由供应商“看着办”,企业很少主动参与实施过程。这样,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往往难尽如人意。现在,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这一认识上的误区。要确保信息化的成功实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财务部门、信息部门、业务部门必须在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充分参与信息化实施的全过程。如果角色发生错位,信息化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首先,企业必须非常清楚实施信息化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其次,就实施过程而言,最重要的是建设新标准、新规范,梳理其业务流程。可以由实施方引导,但企业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全程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咨询或实施方虽然有很多经验、模型,但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还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企业要充分参与,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主导思想。

只有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效结合,信息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应先把自身的管理梳理清楚,例如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企业需要审视自己的管理模式能否调整到位,能否制定统一规范以确保集团所有企业按同一标准说话。在实施信息化工作之前,企业应尽可能做到:管理模式已建立起来,业务流程已梳理清楚,基础设施已建立起来,标准化工作已做好。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本身蕴含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适当调整。

新: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软件选型非常关键。您认为企业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魏:在软件选型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但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企业对软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前企业对软件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第一,认为软件无非是一张光盘,将其看作一种商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企业不应将信息化选型看作是选择一种商品,软件与硬件不同,软件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第二,将信息化仅仅当成一门技术,但是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医治企业的“疾患”,因为这种疾患的病因不是技术,不是网络,也不是语言工具,而是管理,是文化也是方法。管理大师曾提醒过我们“客户所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背后的东西”,企业需要的不是软件,而是管理、方法、流程、控制及其所伴生的文化。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的新闻 关于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