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业务风险
继2008年底AGB尼尔森退出中国市场以后,2009年3月11 日AOL宣布退出中国。跨国公司正经历着一场新的考验。历数跨国公司折戟之旅,本土化是致命问题。有分析称,现在跨国公司一般呈现两极化的路数,一是过分本土化,二是过分总部化。
能够坚守的无疑是“中庸主义”的最好运用者。郭玉虎坚持谷歌即是如此。
2008年3月31日,郭玉虎正式加入谷歌。这时正值金融危机呼啸而来的前期,财务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
加入伊始,郭玉虎开始着手优化财务部门,明确职能,带领团队寻找价值增值的区域。郭玉虎承认,自己在加入的一年时间里,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财务的本地化支持模式。
“跨国公司往往倾向于依靠总部的指导和方向,但是每个市场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本地基础之上作出可行性的决定至关重要。为了制订切实有效的决策,财务部门必须参与其中。财务不应是守门员,必须参与到决策的制订过程中。我和开复、刘允是业务伙伴,现在我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使整个财务部门都成为业务积极的合作伙伴。”郭玉虎表示,现在谷歌的业务会议,财务部门都会参加,进行提醒和财务分析,将风险控制贯穿在过程之中。
谷歌中国的财务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会计部门,由总部直接管理;一个是财务管理部门,由郭玉虎管理,包括战略管理、预算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等。财务管理部门设置了三位分别统管大陆、台湾和香港业务的财务经理,直接向郭玉虎汇报。
“我们的财务团队共有20多人,他们都是会计师,财务经验非常丰富,职业素质和能力很高,并且善于和业务部门沟通和配合工作。”
“作为跨国公司的财务总监,我必须关注长期发展和风险防范,从而协助CEO的长期安排。一个公司需要保持明确的争议,这并不意味着财务总监阻碍了公司发展和竞争,毕竟财务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财务领域工作了20多年的郭玉虎,始终认为财务负责人的诚实和道德标准很重要。在他看来,身为财务负责人,首先应该确保最高标准的商业诚信以及很强的操守原则;其次应该像专家那样对规章制度、政策程序和业务选择提供建议。对于国内很多CFO过分偏重会计核算的现象,郭玉虎认为必须改变这种短期概念。
“CFO需要不断给自己的能力‘升级’,通过持续学习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理念才得以能够应对这个急剧变化的商业世界。”
相比于其他公司,谷歌对财务的安排比较均衡,和其他部门处于平等的状态,郭玉虎对此感到非常的幸福和幸运。“财务是公认的繁琐和复杂,但是在非常崇尚自由和公开的谷歌,财务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变化。当然这不标志着我可以放松警惕,作为公司的‘缰绳’,财务还是必须一如既往的谨慎和稳健。”
李开复曾经这样定义谷歌的发展战略——“2006年是创业年,2007年是产品年,2008年是普及年,2009年继续普及。”但2009年全球经济的持续下滑,给担负着管理现金流、防范风险和梳理企业流程的财务部门带来极大的压力,郭玉虎对经济形势仍持保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