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潘德源:战略型CFO(2)

来源:新理财   发布时间:2009-06-16  作者:待查   编辑:zlcx

阅读:2611  打印   RSS 字号:||
  2007年,中国外运将山东、广东等地的存续公司成功注入上市公司。“当业务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些存续公司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最终达到业务板块整体上市的目标,这样可以不断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

2009年年初,国家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十大产业政策,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的两大主业——物流航运业和船舶修造业,恰好在十大产业之列,潘德源从中看到了机遇。“国家说的是综合物流业,而不是交通运输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正确的决定。这说明政府部门的理念转变了。现代物流产业涵盖了交通运输业,同时增加了现代化的信息业,和物流枢纽的基础建设,这是一个综合服务产业。国家政策为中国外运长航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潘德源说,中国外运长航的基础条件非常好,但中国整体物流行业发展相对落后,物流市场还不太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行业的成本大约占产品价值不到10%,而中国大约是在18%左右。成本之所以这么高,原因在于物流各个环节的协作性不够,效率低下。政策约束、信息技术没有广泛推广和应用、人工成本相对高、货物码放方法落后导致破损率高,这些都使物流成本增加,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现金为王与风险控制

在中国外运实行战略转型的时候,财务部门利用资本运作,为企业筹措了大量资金,这些钱一部分用于解决历史问题,另一部分则用于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中国外运的资金近几年一直比较充足,到2008年12月,公司拥有现金将近231亿,资产负债率才31%。

“这些钱吸引了大量投资机构,很多人游说我们投资各种理财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我们分析了各个中介机构提供的产品,认为风险过大,听不懂介绍的内容,都不能满足我们保本的基本的要求,我们就不做。”

潘德源说:“企业发展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有长期性的,也有阶段性的,同时,领导要对市场的周期和规律性有把握。经济发展的周期里有高潮也有低谷,在经济运行高潮的时候不能脑子发热,一味追高,而是要做好适度的安排:在经济周期的低谷,企业发展的成本也会降低,此时要寻求机会,为未来发展打下好的基础。由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航运业从2004年到2008年8月,经历了一个历史上少见的高潮期,而中国外运在这个高潮期抓住了机会,成功组织了上市。同时,我们也冷静地分析了航运业发展的周期性、新造船的数量和未来供需关系,当时就预测航运行业会在2010年出现低潮期,所以,我们在制订运营策略的时候,将一部分船签订了长期租约。在高潮期签订长期租约的租金是比较中性的,到现在低谷时,就有了一个稳定的租金收入。由于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的日子过得不发愁,还利用市场发债的大好时机,低利率发行了30亿的中期票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财务支持。”

中国外运没有搞任何风险投资,资金投入严格局限于主业发展。为了对资金实行严格管理,以产生更大的效益,他们实行了资金集中管理,下设企业的资金只能在指定银行开设账号,资金只用于生产流动,不许进行贷款、担保,而且每一级的授权都非常清楚。上市公司的资金是独立的,但集团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严格的监控。

潘德源一直将“风险控制”视为企业安全运营的保障,他说,企业发展得越大、越好,风险控制就越重要。2007年,他提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08年年初,这项工作开始在公司全面展开,计划用两到三年,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来。

他们请来中介机构,通过风险梳理和风险偏好的尝试,结合中国外运的特点,确定了七大风险:账款风险、合同风险、投资规划风险、母子公司控制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行业风险、单证票据风险。每一个风险目前都由具体主管部门牵头,找出风险点,针对每一个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和工作要求,然后逐步推广、贯彻、实施。

2008年10月,中国外运召开集团风险管理会议,这恰好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出现问题,而中国外运的应收账款却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2%。

潘德源说:“我们建立风险管控的要求,不仅要有文字、体系、规划,更重要的是把它贯彻执行下去,从企业要实行风险管理,变成职工自觉地做风险管理者,形成日常习惯。只有风险管理形成了一种文化,企业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潘德源 CFO 的新闻 关于 潘德源 CFO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