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再忆潘老

来源:财务与会计   发布时间:2009-08-05  作者:邵瑞庆   编辑:accliu

阅读:3059  打印   RSS 字号:||

今日的中国会计已全面融入全球会计浪潮。面对挑战和竞争,我们不能忘记,更毋须妄自菲薄。在会计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拥有自己的积淀,拥有属于自己的会计大师。

 

论及现代中国会计,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潘序伦先生及其“立信”品牌。“立信”这一推动中国会计进程的精神与力量是先生用毕生的精力为中国会计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先生的一生引领了中国现代会计前进的方向,开创了中国会计事业新的发展模式,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当之无愧。

 

潘序伦先生的会计征程

 

先生于189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书香门第。年幼时热爱读书,聪慧过人。先生传奇的一生,从私塾教育始,跌宕起伏,历经艰难,终成立信会计事业。

 

(一)锲而不舍的求学经历

 

现在被中国会计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先生,竟然是而立之年才开始涉足会计,令人叹为惊奇。先生读过八股私塾、上过新式学堂,曾是近代第一批无线电专业毕业生,做过纸厂翻译、任过中学教员。先生一步一步的求学之路敦实而精彩,人生的阅历随之而丰富趋于成熟。然而,先生却并未满足于此,胸怀远大的抱负,仍然孜孜不倦,锲而不舍。1919年,以大学预科生破格进入圣约翰大学,两年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提前毕业。而后他远赴美国,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学习研究会计。他用短短三年的时间相继于1923年和1924 年获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国人中的一个,这在美国名校的历史上也不多见。

 

(二)开拓立信会计事业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造就时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会计、审计的需求,传统的中式簿记已不能适应经营管理的需要,留美回国后执教于东南大学附设商科大学、暨南大学商学院的先生深深感受到,仅凭自己讲台上的授学无法改变新式簿记推行缓慢的现状。1927年先生毅然辞去这两所国立大学的教授职务,创办“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其会计创业征程。翌年,取义于《论语》“民无信不立”这一名言,将事务所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中,先生“深感中国会计人才之匮乏和推广新式会计之紧迫”,于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内设立的会计补习夜校的基础上,于1928年正式创办立信会计补习学校,成为立信会计教育的起源。而后先生先后在北京、广州、南京、杭州、天津等城市设立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立信会计学校分校。为传播先进的西方会计理论方法,总结执业经验,普及新式簿记,先生在创办会计师事务所与会计学校的同时,组织编译《立信会计丛书》,出版各类会计、审计著作,创办《会计学刊》和《立信会计季刊》等杂志,于1941年创办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至此,形成了为世人所称道的以会计教育为主导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校及会计出版社“三位一体”的会计事业发展模式。

 

(三)重振立信会计事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文革结束后,万象更新,百业复兴。此时的先生已年过八旬,但他仍然心系国家的会计事业。面对国家的经济复苏与财会队伍青黄不接的矛盾,先生会同社会知名人士积极奔走呼吁,为国兴办会计教育的拳拳之心,终得社会与政府的首肯。1980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复校,1981年立信会计出版社恢复营业,而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恢复执业,先生为之终生奋斗的“三位一体”立信会计事业,以崭新的姿态续写辉煌。时至今日,基于先生毕生耕耘的沃土,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已成为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流、师资队伍上乘、拥有全日制学生近万名的普通高等学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已成为中国内资规模最大、承担上市公司审计最多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公司,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已成为国内出版会计专业书籍最多的立信会计出版社。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潘序伦 会计名人 的新闻 关于 潘序伦 会计名人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