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杨端六:中立的货币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08-19  作者:从玉华   编辑:zlcx

阅读:1940  打印   RSS 字号:||

一个盛夏,杨端六一家正在吃午饭,忽然,空袭警报大作,几十架日本轰炸机压顶而至。所有人奔出去逃命,杨端六却往里屋跑,一时间,房子夷为平地,灰头土脸的杨端六抱着抢出来的《货币与银行》手稿,傻傻地笑。

70年后,这本标价32元、秋草一样颜色的经典书还在各书店出售,它已影响了好几代“经济人”。

长相并不富贵的杨端六,被誉为能扭亏为赢的商务“金柜子”,“我国商业会计的奠基人”,“声名仅次于马寅初的货币学家”。

在没有“会计”,只有“账房”的年代,杨端六的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1917年,当他还是个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穷留学生,就发表论文,第一次把现代会计方法介绍给中国商界。5年后,他出版了中国人自撰的最早的货币学著作《货币浅说》。他还首次向国人介绍“超等市场”(即“超市”)、“信托公司”这样的新概念。

我国旧时商业记账是流水簿,这种方法只能简单地表述资金收付情况,随着商事日繁,已是弊端重重。喝了几个国家“洋墨水”的杨端六归国后,1921年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他对前来考察的胡适说,“馆中无人懂得商业,馆中最大的弊是不用全力注重出版而做许多不相干的小买卖,编辑所中待遇甚劣,终年无假期”。胡适认为“极中肯要”。杨端六锐意改革,以新式记账方法推动近代化管理,使这家书店扭亏为盈。这也是中国近代企业中第一次会计制度大改革。

自1930年代,他连续任武大经济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教务长等。他治学勤奋,有人回忆他“在盛夏赤着上身伏案疾书,桌旁边放着一盆冷水。汗流如注时,就拧一把毛巾擦去汗接着写”。

他学问做得老实,当时不少书粗制滥造,将后面附录、参考文献等砍掉,而杨端六坚持学术标准,注意为读者自行查找文献和研究提供方便。有一本教材,他附录采用的参考书竟有120多种。

也有人指出,他的书理论非常扎实,但是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杨端六回国后并未在财政机关或者银行机构担任过任何职务,这是他的一个缺憾。

好友苏雪林对在牛津、剑桥受过多年教育的杨端六有过这样的描写:“端六先生的性格是厚重,宽宏,心思尤其缜密,说话做事,都要经过几番考虑与打算,有一点害处,他都不干,必要时也会接受重大的牺牲,可谓百分百的经济学家风度。他是个‘君子’,但他却是一个由四书五经陶冶出来的‘君子’,并不是牛津、剑桥式的‘尖头曼’。”

他教学严厉,他要求学生读英文原版书,有一次考会计,考题是英国文官考试用的题:一个账簿被火烧了,一些地方不全,让学生根据一些会计事项、发票和其他资料把这个账补上。结果全班同学都被考倒了,最高分也只有73分。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杨端六 货币学 商业会计 的新闻 关于 杨端六 货币学 商业会计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