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智海坦承也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这时候怎样处理确实很为难。比如我们收购上海优途,因为可能会占用大量现金,投资者不赞同这项收购,虽然这对千方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说服投资者,另一方面就要压缩收购的价钱,争取最终达到双方融合,有一个双赢的结果。”
对于小市值公司,美国投资者习惯于关注其CFO,这将很多CFO推向了资本市场的前台。“既然投资者希望我们是公司的窗口,我们就必须守护好这条通道。”
不过,毛智海提醒上市公司一定要对资本市场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对投资者和投资银行。“很多公司在上市时跟投行签署的协议都会有‘诉讼’的尾巴,这个时候就体现出CFO的职业敏感度。” 他表示千方当初也签过类似的协议。毛智海加入公司后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些合同问题,开始“周旋”于和投行签署“豁免书”的谈判之中,“美国商业没有任何人情可讲,只认白纸黑字,谈判难度可想而知。”毛智海再次表现出了卓越的沟通能力,“现在想想已经解决了所有‘合同尾巴’,为公司省下的几百万美元,还是比较欣慰。”
回归本位
为了屏蔽风险和满足国内的监管要求,也许是当初上市之时的一个失误,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将毛智海推向了公司架构设计师的角色。
2008年末,毛智海和公司管理层决定改变公司结构,采用新浪架构,通过合同绑定方式控制境内企业资产。所谓新浪架构,是指新浪在上市前,为了满足国内监管和公司海外上市的双重要求而找到的一套复杂的组织架构体系。自从新浪创建这种模式后,搜狐、网易、空中网、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均采取此种方式,后来的阿里巴巴,以及分众、华视传媒等许多新媒体企业也都遵循这种海外上市架构。
据悉,北大千方是惟一一家上市之后进行架构调整的公司。“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跟投资者解释为什么进行调整。”
调整有三大原因,“首先因为以后用户可以上网使用我们的实时交通信息,这就涉及到线上业务,而国家规定线上业务,外资控股不能超过50%;其次,出租车传媒属于媒体业务,国家对此要求外资控股的母公司在国外需要有2?3年媒体运营经验,但是我们的母公司只是一个壳;第三,我们的业务涉及到与政府关系的交叉,比如交管局隶属于公安系统,而交管委在交通部之下。”
“基于风险的总体考虑,我们必须改变以前直接控股的方式。”这一次架构调整,毛智海为公司的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如果说2006年是千方在发展方向上的一个转折点,那么软银赛富的引入应该是千方实现快速发展的转折点,这也是主导人毛智海颇为自豪的一点。
这是软银赛富第一次投资OTC转板的公司,而且是以比市价还高的价格(当时北大千方股价为每股5.6美元),赛富合伙人林和平称其是“中国交通信息化领域最具活力的公司”。北大千方也成了惟一一家受顶级基金推崇的小板块公司。
当时公告称,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于北大千方日常运营、现有业务领域的拓展及寻找可能的并购机会。
以交通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交通信息服务运营商为定位的北大千方,已在公路信息化、城市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涉足全国20多个省份。“随着项目的逐渐大规模化,一些小的公司就会淘汰,现在行业处于整合的阶段。” 这家市值1.25亿美元的公司希望用并购的手法奠定在行业中的龙头定位。毫无疑问的是,资本也更喜欢乘法。
上市之后,北大千方接连进行了四次并购,较大的有三次:2008年5月13日,以650万元人民币收购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70%股份;2008年9月16日,以198万元人民币收购大连大建智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85%股份,这家公司拥有出租车收费读卡技术、大连出租车GPS数据服务和出租车媒体独家运营权;2008年9月28日,收购专业从事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应用及位置服务系统研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上海优途信息科技公司,收购价格为880万元人民币加上2009年上海优途净利润2倍和2010年净利3倍的现金及股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