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张磅:从麦当劳到麦考林 一个看仓库起家的CFO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09-09-04  作者:乐琰   编辑:zlcx

阅读:5353  打印   RSS 字号:||

“我把电话线拔了吧,不然的话会有很多电话进来,打断采访不好。”身着白色麻布衬衫的张磅,架着黑边眼镜,斯文而细心。

张磅没有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从15岁出道做学徒,在一家国有企业看仓库起家,却通过自身努力和学习成为了麦当劳中国区CFO。而他进入麦当劳工作时,麦当劳在中国仅10多家门店,当麦当劳在华发展超过1000家门店时,这个在麦当劳中国公司工作了16年的“元老”却毅然选择离开,于近期加入麦考林任职高级副总裁兼CFO,而一项麦考林拓展千店的计划正等着张磅。

小学徒的华丽转身

张磅尽管职业生涯如此华丽,却一直有点小小的遗憾。

“其实我从来没有真正进入象牙塔,我是苏州人,15岁就出来做学徒,当时进入一家国有企业——苏州纺织装饰有限公司,一开始就是帮忙看仓库,再打点小工。”张磅回忆道,自己虽然“功底”不算太好,但后天却很努力,而且也有不错的机会。

1988年,张磅离开了苏州纺织装饰有限公司,在当时外企还鲜少在中国出现的年代,张磅有幸进入了一家中美合资企业——苏州胶囊有限公司,也就在此时,张磅开始接触到财务工作,与此同时,他自己也正刻苦地进行成人教育学习,通过自学考试学习英语。

外企先进的管理理念激发了张磅内心谋求更高境界的激情。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流行 “东西南北中,赚钱到广东”的说法,于是张磅满怀雄心壮志地随着“民工潮”也南下到了广州。

由于有了苏州外资的工作经验和不错的英语功底,张磅很快在广州加入了广东亨联有限公司任职财务经理。当时由一群香港人负责与内地的沟通。“那个年代,香港人基本都不会说普通话,而我们也听不懂广东话,所以英语成为我们最常交流的语言。”

在英语突飞猛进的同时,张磅也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学业,其以半脱产形式攻读暨南大学MBA。

一年后,已经积累了不少外企财务工作经验的张磅加入了一家瑞典公司成为中国区首席代表。然而这份工作却让张磅意识到自己更适合做财务。

“首代要做很多事情,包括销售,这意味着我一个月中有25天在路上,其中20天是喝醉的状态,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踏实的工作。”

短暂的首席代表生涯让张磅很快回到了财务岗位,而这次相中他的是全球知名的餐饮巨头——麦当劳。

困难成就一个CFO

然而,在1994年加入麦当劳广东公司任职财务经理的张磅却发现有些“上当”。

“当时的麦当劳在中国仅10多家门店,8个月没有出报表,3年都被会计师事务所拒绝查账,而我的前任几乎带走了所有的财务人员。”

于是张磅只能请出纳在当地招人组建财务团队,但情况远比想象的要严重。

“我们不仅要做当时的账目,还要将之前那些账目都理顺,工作量实在太庞大了。”张磅尝试过54个小时除了吃饭和上厕所连续不停地工作,只因为有个同事误将3个月的财务数字清零。

“要说没有想过离开,那是假的,但我始终觉得麦当劳是个值得让人留下并学习的企业,你想,一个卖‘外国大饼油条’的企业可以做到遍布全球,那肯定有它值得推崇的地方,最后,我决定坚持。”

张磅是那种要么不做,一旦决定就韧劲十足的人,他的坚持很快获得成效,经过3个月的“魔鬼式”作战,张磅和他的财务团队将账目初步理顺,到1997年,张磅实现了自己要拿麦当劳中国区前三名的愿望——他带领的广东财务团队获得了麦当劳中国区财务业绩第一。1999年,麦当劳总公司给张磅颁发了个人总裁奖,这也是麦当劳中国区首次获此殊荣,当时全球仅有1%中层管理人员可以获得该奖。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张磅 CFO 的新闻 关于 张磅 CFO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