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在2007年,宏观经济过热的背景下,国家开始实行金融紧缩,规定金融机构不可以为企业发债提供担保。当时一个通行的做法是两家企业互相担保,这个模式很快被罗乾宜否决掉了。原因是只能管自己的事情,无法担保别人,这么多企业互保,如果有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兵器集团的主体信用评级较高,在多家商业银行都有授信额度,且贷款也不需要担保。罗乾宜找到这些银行,协商在授信额度内,将企业向银行贷款,变为银行购买企业所发债券,风险级别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由于各家银行贷款利率不同,贷款和买债也是其内部不同部门分管,如何协调价格和利率就成了主要问题。经过银企双方充分论证并反复沟通,最终大家达成了一致,兵器集团的企业债成功发行,此举既解决了银行资金出口问题,又有效回避了企业间担保的弊端,可以说又是银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创新。
会计信息市场观
将会计信息视为财务工作的产品,不断开发,努力提升产品价值,最终向用户“推销”,实现预期的“收益”,也是罗乾宜的创新。
“原来我们有个产品,质量性能很好,品牌也不错,就是价格太贵,老卖不掉。后来,工厂做了调整,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同时开发了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价格体系,市场马上就打开了。当时我就在想,我们的会计信息本身是很珍贵的财富,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角度来讲,有进行深加工的问题。首先,商品本身要有过硬的质量,即会计信息要做到全面、客观、及时、准确,质量水平过硬;其次,要善于推销,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它、使用它;最后,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来设计我们的产品,使用户从中受益。这是会计人员的市场观。这既是提升会计信息价值、提高全部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会计工作职业地位的必然要求。”
要营销,就要有沟通。
罗乾宜说:“会计是一门语言,语言是要交流的,如果交谈双方说的是两种语言,财务人员就要做好‘翻译’工作。会计语言越来越专业化,不懂的人就越来越多,沟通也就越来越重要。”在将财务管理的原则、规定和理念传递给别人时,一味地说别人“不懂”是于事无益的。对高管人员进行财务培训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尽量将有关内容简单化、通俗化,使对方不用具备多高深的财务知识,也可以明白其中所揭示的问题。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决策者,认识到会计工作的自身价值,其前提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的价值,即会计信息服务决策的支持能力和应对市场的沟通能力与应对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改进管理、优化体制;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财务人员,让他们产生阶段性的成就感。
“我可以和参与劳动创造的人说,你创造了多少价值,消耗了多少价值,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做出哪些贡献,还有哪些不足。千万别和人家讲会计术语,人家不懂,也不关心。产品很好但老卖不掉,不能埋怨顾客。”罗乾宜笑言。
(本文未经采访对象确认)